他們選擇先去除近期威脅,於是,分封狄青為安西節度使這樣的違背祖制的政令,就首次在宋朝出現了。
而後,段宇鍾就繼續以大宋國師的身份坐鎮西域和中亞地區。由於段宇鐘錶現了實實在在的神蹟,又是“飛昇”過的,道祖親自認證的真正神仙。
因此,儒教文臣們還是相信,段宇鍾這個神仙不可能會想要造反的。
有他這個神仙國師坐鎮西域和中亞,也可以防止狄青等武將造反。
而且,將西域和中亞分封出去,守禦長達幾萬裡的邊防,對付與之相鄰的契丹、突厥、天方教、吐蕃人等異族的煩惱,也一併推給狄青和段宇鍾他們了。
儒教文臣們樂得省事,繼續過他們這幾十年來沒有武將爭權,沒有神棍亂政的好日子。
總之,由於宋朝對西域和中亞不感興趣,遼國疆域到了阿爾泰山,也已經到了極限。
而道教和佛教在教訓了綠教之後,也滿足於東土大宋、吐蕃、大理、遼國的廣闊地盤,除了接收了西域之外,對中亞地區興致寥寥。
再說,道祖和宋朝皇帝,都變相地將中亞封給了段宇鍾,因此,西域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就成為段宇鐘的地盤了。
對於這片廣闊的區域,段宇鍾自然要著力經營。首先自然是改造自然環境,如今,天山和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地區已經改造得差不多了。
段宇鍾就著力改造西崑崙山脈。1058年8月初,回到中亞後,段宇鍾就率領一百多萬凡人,還有一些道教修士,開始在西崑崙山脈上大規模移栽樹木。
這些樹木,有一部分來源於天山、阿爾泰山地區,大部分來源於小千世界。
除了栽樹,段宇鍾還要將西崑崙山脈改造成中亞的一個重要水源地。
恰逢夏秋雨季,西崑崙因為海拔足夠高,充分發揮了西域中亞乾旱地區的“溼島效應”。
中亞盛行的西風,帶來的大西洋的潮溼氣流,被西崑山脈抬升後,就形成降水。
而且,為了形成更多降水,段宇鍾還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對西崑崙山脈持續微調,最終將西崑崙山脈阿斯塔納以西的部分,分成三條向西張開的支脈。
在三條支脈中,形成兩個如同伊犁河谷這樣的,從東向西敞開的喇叭形的寬谷,更便於增加西崑崙山區的降水。
而到了冬天,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南下,也被西崑崙山脈擋住,在山脈的北坡形成降雪。
為了獲得儘可能多的水源灌溉乾旱的中亞地區,段宇鍾還在西崑崙山上,製造了許多天池、深潭、泉水。
並且,透過改造地形,將大部分天山地區的降水、泉水引向南邊。
就算北坡一部分形成河流向北流淌的,也會拐彎流入齋桑泊和圖爾蓋窪地,最終又透過人工運河流回中亞腹地。
改造完西崑崙山脈之後,段宇鍾又在圖爾蓋窪地開了一條運河,將鄂畢河的河水引向鹹海。
到了第二年,由於西域降水量大增,加上段宇鐘的補給,注入鹹海的水量比歷史上增加了很多。
鹹海在被段宇鍾由原本的6萬多平方公里拓寬至面積8萬平方公里,加深至三百米後,還是容納不了從阿姆河、錫爾河,以及從西崑崙發源的許多條河流注入的巨大水量。
於是,段宇鍾又帶領修士和凡人,開挖了從鹹海到裡海的運河,於是,到了1060年,中亞所有河流,湖泊的水,最後都萬流歸海,全部注入“西海”,也就是裡海。
之後幾年,裡海海平面不斷上升,最終,裡海面積擴大到60多萬平方公里。
幾十年後,中亞的漢人政權還與奧斯曼政權聯合,開挖了從裡海到黑海的運河。
此外,對於西域的改造,段宇鍾也參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