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8部分

會如昔年張角之流,在江東揭起一場風暴。只恨母親對妖道極為維護,我等對其束手無策!”

孫權心中腦念電轉,當下想起一計,連忙獻計道。

“兄長無需煩憂,弟有一計,可使兄長毫無顧忌誅殺妖道!”

“計從安出,二弟快快說來!”

“兄長大病初癒,母親自來信神拜道,何不於明日早時,兄長請母親到城外玉清觀一趟,為你焚香謝神。母親心誠,至少會在玉清觀祈禱數日才歸,如此兄長自有足夠的時間,剷除妖道!”

孫權碧目連生銳光,他自然不願將自己的血交給於吉這等法術高深莫測的道士,這若是真有個萬一,那他可就大禍臨頭,追悔莫及。

“哈哈!二弟此計甚妙,就依你計。明日我自請母親為我祈福!”

孫策聽計捂掌大笑,兩人又商議一陣後,恰逢大喬歸來,兩兄弟怕事情有漏,故孫權先行告辭而去。

次日一早,孫策依計去尋吳氏,請其到玉清觀為自己祈福。吳氏心疼孩兒,自然應諾,收拾行裝後,到午時便帶同隨從出了吳會。

到了晌午之時,于吉應約而來,剛至孫策府門,忽然兵士湧出,將他擒住,擁他往府中大廳來見孫策。

孫策一見於吉,張口怒叱。

“狂道救人取血,居心叵測!你又在江東施以妖術,煽惑人心,你可知罪!”

于吉面目一冷,身上忽爆發一股澎湃的氣勢,直逼孫策,聲如鐘響,浩蕩而言。

“貧道何罪之有!取血之事,貧道與孫太夫人、孫二郎早有交代,取血只為救人。若是不信,貧道大可自行離退。貧道從頭到尾,全無強迫,皆是你情我願。當下既然貧道已將孫將軍救醒,為何孫將軍卻要出爾反爾!

更何況貧道乃琅琊宮道士,順帝時曾入山採藥,得神書於陽曲泉水上,號曰《太平青領道》,凡百餘卷,皆治人疾病方術。貧道得之,惟務代天宣化,普救萬人,未曾取人毫釐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你道術高超,我母早被你蠱惑迷失,約定之事自然作罷!而且你竟毫不取人,衣服飲食,從何而得?我看你如若黃巾張角之流,今若不誅,必為後患!”

孫策怒目而瞪,暴聲而喝,何必叱左右斬之。

在旁張昭見於吉仙風道骨,臨死而不畏,如此之人,豈會是孫策口中之貪慾妖道。張昭連忙諫曰。

“慢!少將軍,昭聞此道人在江東近月,只有施術救人,從未有過禍國狂言。少將軍,此人煽惑人心之事未有查實,不可輕殺無辜!”

孫氏一家極為重視張昭,孫堅更曾有言,凡江東之事,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孫策見張昭亦為妖道求情,以為江東大臣亦被蠱惑,火氣一湧,對於吉殺心頓時更加旺盛!

“此等妖人,君殺之,何異屠豬狗!我意已決,莫要再勸!!”

孫策怒聲一吼,好像非殺于吉不可。其餘官員見此,紛紛苦諫。孫策見堂下官僚,幾乎來勸,氣得可謂鋼齒緊咬,怒不可及。

但畢竟眾官一意要孫策查明事實,再做定奪,孫策脾性雖是火爆,但卻不是剛愎自用之人,因而命人且將於吉囚於獄中,同時派人查實于吉煽惑人心之事。

于吉自孫策判決,至走出孫策大廳,一直對孫策冷目而視,從頭到尾雖未有發言,但卻一直髮出一股強大的氣勢,重壓在孫策心頭。

孫策恨不得將其除而後快,只恨事未有證實,之後孫策心情煩悶,令眾官散去。

是夜,吳氏忽從玉清觀趕回,來尋孫策。原來早有內侍傳說此事與吳氏知道。吳氏喚孫策入後堂,謂日。

“我聞你將於仙人下於縲紲。仙人出手相救,與你有恩。且仙人多曾醫人疾病,軍民敬仰,萬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