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頭稍見好一點的時候,便急急的帶著兒子回了老家江城,用譚老爺的話說,京城畢竟不是本家,是非又多,他們是真怕自家兒子再出個什麼意外,到時候他們夫妻怕是要真的跟著活不成了。
趙家夫婦倆其實很是理解譚老爺夫婦倆做出的這個決定的,這事要是擱在他們家身上,怕是也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吧。所以在譚家人臨走之際,趙家一家子除了已經去了秦府的吉祥之外,特意請了譚家三口來家中用膳,也算是最後的一頓散夥飯吧。
此後經年累月的也不知還有沒有再次見面的機會了,都說人走茶涼,如今兩家到了這個地步,雖然交情依在,可是架不住時間流逝,再好的交情也是經不得推敲的。
譚俊熙這時雖然較之早前已經好了一些,可是仍就是不怎麼開口說話,即使面對自家爹孃的時候也是不吭聲的。不過在譚娘子爭取他意見要去趙家用膳的時候,他不知怎麼就真的明明白白的點頭答應了。喜得譚娘子差一點就要痛哭流涕了。
大夫說他家這個寶貝兒子是受的刺激過大造成的腦部精神受損,這樣的狀況是需要靜養的,若是就此能安安穩穩,不再重複受刺激,是能夠恢復如初的。他們夫婦倆也是相信的,相信不過就是時間問題罷了。如今乍然見到兒子這般的反應,欣慰之餘卻也有些心酸,想來兒子就算什麼都不願記得,這趙家卻還是不願意忘的,或者說是不願意忘了他心中深愛的趙家的那個大姐兒吧。
不過,不管是不願意忘了哪個,至少現在這樣就是個好現象,不是嗎?
擦乾了臉上的眼淚,趙娘子叫了丫鬟過來,幫著兒子洗漱穿好了衣裳,然後準備一家子去趙家用晚膳。
這頓散夥飯註定不能吃的有多愉快。曾經把盞言歡,談笑自如的兩家人,在經歷了這麼多坎坷之後,已經再也沒有了曾經的揮灑自如,取而代之的除了無盡的愁苦便是無奈。
也許這就是人生,有恣意,有歡樂,有痛苦,也有無奈。而無論是哪一樣對於世人來說,都是必須要經歷的,沒有誰能夠真正逃的開。
相對於兩家家長的感慨,兩家的孩子卻也是沉默異常的,一向愛鬧騰的如意這時也沒了往日的活潑勁兒,只是愣愣的看著眼前一直默不作聲的譚俊熙。而譚俊熙除了愣眼的盯著吉祥往常時候習慣坐的那個位子,便仍舊是一如既往的不說話了。
一頓飯下來,除了兩家家長的偶爾交流之外,便再沒有任何的言語了。
譚家人臨走之時,不僅將家裡能帶走的全部帶走,還將整個院子直接找了人幫忙賣了,想來自此之後便是再不想回來京城了。
趙家三口是一直將譚家眾人送到了碼頭,再送上了船,然後在趙夫子一聲‘保重’之下,兩家人灑淚揮別。
此後數年,譚家人真的再沒有過來京城一次,直到後來譚俊熙的大兒子譚念祥再次進京趕考,高中了狀元,趙家人並吉祥才知道,譚家人是真的回來了。
再後來譚念祥一路做到了京城府尹,將他父親當年的冤案重新調出來審理之時,吉祥那時候才明白,原來譚家人對於當年譚俊熙的遭遇一直都是沒能釋懷的,不然也不會千辛萬苦的培養孫輩重返京城,不過,吉祥對此卻是能夠理解的,也正因如此她沒少割地賠款的求他家那位一大把年紀還醋海翻騰的相公暗中出手幫忙,畢竟譚家大郎不過是初出茅廬,帶著一股闖勁罷了,這麼多年的沉冤舊案若是真的想要昭雪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再後來,譚家人如願以償,不僅將當年真正的犯人繩之以法,還將譚俊熙進士之名得以恢復,算是喜上加喜了吧。譚念祥後來得知自己能夠這般順利的了結了父親的事情,還要多虧了父親曾經的那位舊人,雖然對於父親這麼多年不能忘記舊人耿耿於懷,可到底還是上門拜訪了吉祥,不過終究還是沒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