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部分

檢、官軍、衙門還想從中分一杯羹,就等於是虎口拔牙,從廠衛手裡搶錢了。

搶錢,有本事你來試試看,搶了親軍的錢,莫說是一般的百戶、巡檢,便是縣令、知府,都能想著法兒辦了你。

而對商賈來說,由於是明碼標價,一次性付清,等同於直接繳納了關稅,既省了心,也節省了不少開支,運貨的危險也就降到了最低,從前運貨,必定要有圓滑的人主持大局,圓滑還不夠,還得有點關係,保證隨時能撈人。一般人想要行商,連門檻都摸不到,可現如今,只要你有本錢就成,反正是既定的規矩,按著規矩來,一般不會出什麼問題。

到了京師之後,也不再自己四處招攬人來買貨,不必害怕有潑皮搗亂,不必怕順天府的差役為難,直接到這如意坊來,保準沒有人來尋你麻煩,你花費了銀子掛牌之後,用不了多久,如意坊就會有人來和你聯絡,告訴你有哪家的人想要收你的貨物,到時候在如意坊的人監督之下,大家錢貨兩清,你帶著銀子,愛去哪兒去哪兒,誰也管不著。

從商門檻的大大降低,使得這本就有利可圖的營生一下火熱起來,從前大家不敢從商,是有顧慮,可是一見風險降到了最低,利潤卻是不菲,於是自然而然,連不少地方上的豪強士紳也都加入進來。

單單是如意坊,一年間每日的人流在數千,現在人流卻十足增加了十倍。

從前的時候,賣貨的人多一些,而如今,反而買貨的人成了主流。

商業的發達,造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貨物的緊缺,幾乎現在什麼貨物都缺,不少遼東來京師收生絲、茶葉、瓷器的商賈每天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牌子,只要有貨,無論是上等還是下等,俱都收入囊中。

在貨物緊缺的時代,使得各種貨物的價格開始走高,於是乎,現在反而是那種製造生鐵、生絲、絲綢、茶葉、絹布的商賈最是有利可圖,能掙錢的地方就有人去,至少在江南的許多地方,不少工坊開始零星出現,便是京師的周邊,小作坊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

大量的流民招募進去,生產出各種貨品,隨即便能兜售一空。尤其是奢侈品最是水漲船高,一方面是海路安撫使司在大批的進貨,幾乎是市面上有多少貨物便吃進多少,而另一方面,商賈越來越多,對這方面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再加上大量流民轉化成為了工商業者,這些原本幾乎沒有任何消費力的人如今也開始產生需求,更是促進了需求的增加。

這種滾雪球的效應,某種意義促進了生產,卻也傷害到了許多人的利益。

比如在江南某些地區或是京畿一帶,尋常地主士紳日子越發艱難起來,本來他們有大量土地,自有佃戶為他們耕種,吃香喝辣,日子過得自是逍遙自在。可是現如今,由於流民大量吸納,使得人力開始緊張,那些本來隨便吃個半飽的佃戶們自然不肯滿足,有人索性拋了田地跑去工坊裡做工,如此一來,為了使你的土地不至於荒蕪,就不得不提高工價,種地本來就是獲利最小的營生,成本卻是在不斷增加,再加上工商的繁茂使得物價的日益上漲,卻唯獨糧價卻遲遲不漲,如此一來,這許多計程車紳盈利還是微乎其微,開始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現象,有一些開明的,索性弄一些煉油的作坊,也有人索性拿出了本錢來經營些小買賣。

當然,更多的人選擇了固步自封,在許多地方,已經出現了抑商的言論,理由無非是銅臭之類,士林也出現了一些議論,不過畢竟影響不大,眼下還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再者宮裡、廠衛甚至一部分皇親國戚的暗中支援,事情也就壓了下來。

此時在如意坊的頂層廂房裡,幾個大股東都已經到了,王成、張鶴齡、張延齡,還有幾個京中極少露面的勳貴各自落座,紛紛看向徐謙,王成道:“花費十餘萬兩銀子修書,這怕是虧本的買賣吧,真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