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麥冬好對抽菸肺症等

高度一般在 15 - 40 厘米左右。根莖細長,多為鬚根,部分鬚根中部或先端常膨大成肉質的小塊根,呈紡錘形,兩端略尖,中部肥滿,長 1 - 3 厘米,直徑 0.3 - 0.6 厘米,外皮淡黃色或黃白色,半透明,有細縱紋。

葉基生成叢,禾葉狀,長 10 - 50 厘米,寬 1.5 - 3.5 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具膜質鞘,邊緣具細鋸齒。花葶從葉叢中抽出,比葉短或稍長,總狀花序頂生,花小,淡紫色或白色,具短梗;花被片 6,兩輪排列,開展,長橢圓形,先端鈍圓;雄蕊 6,著生於花被片基部,花絲很短,花葯卵形;子房半下位,3 室,花柱細長,柱頭小,略呈 3 裂。果實為漿果,球形,成熟時藍黑色。

二、功效與作用

1. 滋陰潤肺: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能滋養肺陰,對於肺陰虧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乾口燥、聲音嘶啞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作用。可有效改善因秋燥、久病傷肺或長期吸菸等因素引起的肺臟陰虛燥熱之症,滋潤肺臟,恢復肺的正常宣發肅降功能,減輕咳嗽等不適症狀,促進肺陰的恢復和滋養,使肺臟保持潤澤狀態,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和呼吸道的溼潤環境,增強肺的抵抗力,預防外邪的侵襲,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 益胃生津:麥冬善於滋養胃陰,針對胃陰不足引起的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口燥咽乾、大便乾結等症狀,能夠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提高消化功能,滋養胃腑,緩解胃部的不適和陰虛燥熱之象,增進食慾,改善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使人體能夠正常攝取營養物質,維持身體的能量供應和正常的生理代謝,對於一些慢性胃病、熱病後期津傷導致的胃陰虧虛等情況,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有助於胃黏膜的修復和胃功能的恢復。

3. 清心除煩:麥冬可入心經,具有清心熱、養心陰的功效,對於心陰不足、虛火上炎所導致的心煩失眠、心悸怔忡、潮熱盜汗等症狀,能有效清除心經虛熱,滋養心陰,使心神得以安寧,緩解情緒上的煩躁不安,改善睡眠質量,減輕心悸等不適症狀,調節心臟的正常節律和功能,對於因勞神過度、久病陰虛或情志不暢等因素引起的心臟陰虛火旺之證,起到很好的治療和調理作用,促進心臟的氣血執行和陰陽平衡,維持人體的精神和情緒穩定。

三、用法及注意事項

(一)用法

1. 內服:麥冬可煎湯服用,一般用量為 6 - 12 克;也可入丸、散劑,或熬膏服用。在一些養生保健茶飲中,常將麥冬與其他食材或藥材搭配,如麥冬與金銀花、桔梗、甘草等配伍,製成清熱利咽的茶飲,用於緩解咽喉腫痛、乾咳等症狀;與沙參、玉竹、石斛等配伍,可增強滋陰潤燥之力,用於調理陰虛體質或熱病後期的津液虧虛之症;與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等配伍,能養心安神,改善失眠多夢等情況。麥冬還可以與粳米煮粥食用,既能滋養脾胃,又可起到一定的滋陰潤肺、清心安神的作用,適合於中老年人或體質虛弱者日常保健食用。

2. 外用:將麥冬適量研成粉末,用醋或蜂蜜調成糊狀,外敷於面板瘙癢、腫痛等部位,可起到一定的清熱解毒、滋陰潤燥、消腫止癢的功效。例如,對於因面板乾燥引起的瘙癢,用麥冬粉加蜂蜜外敷,能滋潤面板,緩解瘙癢症狀;對於一些輕微的熱毒癰腫,初期紅腫熱痛不明顯時,用麥冬粉加醋調敷,有助於消散癰腫,減輕炎症反應。

(二)注意事項

1. 麥冬性微寒,脾胃虛寒、洩瀉者不宜大量或長期服用,以免加重脾胃虛寒的症狀,導致腹痛、腹瀉、食慾不振等不適加重。如需使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配伍一些溫性藥物,如干姜、吳茱萸等,以制約其寒性,同時發揮其滋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