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土牛膝大作用

歷史悠久,憑藉其多樣的功效與作用,備受醫藥界和民間的關注。本文將從土牛膝的描述、生長產地分佈、形態與特徵、藥用部分、附方功效與作用、使用方法、食療配伍與禁忌、炮製方法以及劑量使用和用途科學依據等多個方面展開詳細闡述。

一、土牛膝的描述

土牛膝,並非牛膝,是莧科植物牛膝的野生種及柳葉牛膝、粗毛牛膝等的根和根莖。其植株形態獨特,一般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可達1米左右,莖四稜形,具條紋,節部膨大,常帶紫紅色,有分枝。葉片紙質,呈卵形或長橢圓形,對生,葉片邊緣全緣,兩面均被柔毛,葉色多為綠色或深綠色,背面有時會稍顯淡紫色。

二、生長產地分佈

土牛膝適應能力較強,廣泛分佈於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如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等地。此外,在長江流域及以北的部分地區也有少量分佈。它多生長於山坡林下、山谷溪邊、路旁及荒地等溼潤且向陽的環境。在一些溫暖溼潤的山區,常常可以看到土牛膝成片生長的景象。

三、形態與特徵

根:土牛膝的根細長,呈圓柱形,多分枝,外皮顏色多為灰黃色或淡棕色,質地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略顯纖維性。

莖:莖直立,四稜形,有明顯的縱溝,莖上有柔毛,尤其是在節部較為密集。隨著植株的生長,莖基部逐漸木質化,顏色也會變深。

葉:葉對生,具柄,葉片呈卵形、倒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兩面均有柔毛,葉脈明顯,主脈在背面隆起。

花:花小,呈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被片5,綠色,披針形,先端急尖,邊緣膜質,具1脈。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退化雄蕊頂端截形或細圓齒狀,與雄蕊互生。

果實:胞果矩圓形,細小,包裹於宿存花被內,長約2毫米,棕色,種子長圓形,黃褐色,光滑。

四、藥用的哪些部分

土牛膝主要以其根和根莖入藥。在秋季採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洗淨,曬乾或鮮用。鮮用的土牛膝藥效更為強勁,而幹品則便於儲存和使用。

五、附方功效與作用

功效活血化瘀:土牛膝具有促進血液迴圈、消散瘀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因瘀血阻滯導致的多種病症,如跌打損傷、閉經、痛經等。它能夠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緩解疼痛和腫脹。

清熱利咽:對於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土牛膝有良好的清熱利咽效果。它能清除體內熱毒,減輕咽喉部位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不適。

利尿通淋:可促進尿液的生成和排洩,對於泌尿系統感染、結石等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透過增加尿量,幫助沖洗尿道,減少細菌和結石的停留。

解毒消腫:在治療癰腫瘡毒、毒蛇咬傷等方面,土牛膝能發揮解毒消腫的功效。它可以消除區域性的紅腫熱痛,減輕毒素對身體的損害。

附方

治跌打損傷:取土牛膝根30克,黃酒適量。將土牛膝根洗淨,搗爛,加黃酒燉服,渣敷傷處。此方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腫痛有顯著療效。

治閉經:土牛膝15克,當歸10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具有活血通經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因瘀血阻滯導致的閉經。

治咽喉腫痛:鮮土牛膝根15 - 30克,搗汁,加溫開水含漱,日數次。能有效清熱利咽,緩解咽喉腫痛症狀。

治白喉:土牛膝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土牛膝對治療白喉有一定療效,可減輕喉部炎症,緩解呼吸困難等症狀。

治風溼關節痛:土牛膝30克,威靈仙15克,桑寄生15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