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單味草地桃花舉十個案例

地桃花單一味藥的用法用量示例

地桃花作為一味傳統中藥材,具有多種藥用功效,其單一味藥的用法用量依據不同病症有所差異,以下是十個常見用法用量示例:

1. 治療風溼痺痛:取地桃花根 30 克,洗淨後切段,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 30 - 40 分鐘,煎成 200 毫升左右的藥液,分早晚兩次溫服。地桃花祛風利溼的功效在此處得以體現,透過長期服用,可有效緩解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改善風溼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作用機制在於它能幫助驅散體內風邪與溼邪,促進關節部位的氣血執行,減輕炎症反應,從而減輕疼痛和僵硬感。

2. 緩解跌打損傷:取新鮮地桃花全草適量,洗淨後搗爛,敷於受傷處,厚度約 0.5 - 1 厘米,用紗布包紮固定,每日換藥 1 - 2 次。地桃花的活血通絡作用可加速瘀血消散,減輕腫脹與疼痛,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其含有的有效成分能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為受傷組織提供更多營養物質,帶走代謝廢物,有助於恢復受傷部位的正常功能。

3. 應對肺熱咳嗽:地桃花根 15 克,水煎,煮取 150 毫升藥液,分三次服用,每次 50 毫升,一日服完。地桃花可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減輕肺熱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狀,使肺氣得以宣暢,緩解呼吸道不適。它能作用於肺部的熱邪,減輕炎症對氣道的刺激,從而緩解咳嗽,同時幫助稀釋痰液,使其更易咳出,減輕肺部壓力。

4. 調理痢疾:用乾燥地桃花根 20 克,加水 500 毫升,煎至 300 毫升,去渣取汁,分兩次服用,每次 150 毫升,每日一劑,連服 3 - 5 天。地桃花的清熱解毒、利溼止瀉功效可有效緩解痢疾的腹痛、腹瀉、裡急後重等症狀,幫助清除腸道內的溼熱之邪,恢復腸道正常的傳導和運化功能,抑制腸道內有害病菌的生長繁殖,從而減輕炎症,緩解腹瀉。

5. 治療瘡瘍腫毒:將新鮮地桃花全草適量洗淨,搗爛後加入少許食鹽,敷於瘡瘍部位,範圍超出紅腫邊緣 1 - 2 厘米,每日換藥 2 - 3 次。地桃花能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可減輕瘡瘍的紅腫熱痛,促進瘡瘍癒合,防止感染擴散,其抗菌消炎成分能直接作用於瘡瘍區域性,抑制病菌生長,加速區域性新陳代謝,促使瘡瘍內的膿液排出,新肉生長。

6. 改善白帶過多:地桃花根 25 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每次 100 - 150 毫升,連服 7 - 10 天。對於溼熱下注引起的白帶異常,地桃花可清熱利溼、止帶,透過調節體內溼熱平衡,減少白帶的分泌量,改善白帶的質地和顏色,恢復陰道的正常生理環境,增強陰道的自潔能力,抑制病菌滋生。

7. 減輕產後風癱:地桃花根 50 克,加黃酒 100 毫升,燉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每次半碗。產後風癱多因氣血虧虛、風邪入侵所致,地桃花根祛風通絡、養血活血,黃酒能增強藥力並溫通血脈,二者協同作用,可促進產婦肢體的氣血執行,緩解麻木、癱瘓等症狀,幫助產後身體的恢復,增強肢體肌肉力量,改善關節活動度。

8. 處理毒蛇咬傷:取地桃花全草 60 克,洗淨後搗爛,一半敷於傷口周圍,另一半加水煎服,取汁 200 毫升,分兩次服用,間隔 4 - 6 小時。地桃花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具有一定的解蛇毒作用,可減輕蛇毒對身體的損害,緩解傷口的疼痛、腫脹和中毒症狀,抑制蛇毒在體內的擴散,為進一步的治療爭取時間,降低毒蛇咬傷的風險,保護身體重要器官的功能。

9. 緩解小兒驚風:地桃花根 8 克,水煎取汁 100 毫升,分 3 - 4 次服用,每次 2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