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時期,直接常規化,每年都要發出去幾十個,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個很高的榮譽。
但是對於現在的喬西來說,就顯得很一般般了。
不過如果是第一枚勳章的話,那還是有點噱頭的。
和喬西稍稍再次寒暄了一會兒之後,杜魯門就去和其他賓客拉交流了。
而喬西也是適時的將舞臺留給了對方。
……
翌日,魏瑪會議正式召開,會議的主要內容和喬西前世所在世界的波茨坦會議基本一致。
但是各國的態度卻是發生很大的變化。
原本的時空中,這個時期的美國,其實還沒有當世界老大的“覺悟”,所以哪怕有了核彈,但在很多事情上,依然對英法毛熊做出了很大的妥協。
尤其是為了穩固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力,讓英法佔了很大的便宜。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在喬西的影響下,以九人理事會為首的資本財團,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掌控世界的契機,從而對杜魯門施加了不少的影響。
再加上在歐洲又提前擁有了奧地利這麼一個實力沒有削弱太多的鐵桿小弟。
使得杜魯門的底氣比原時空大了很多,因此在會議上的態度,出乎英國和毛熊的強硬。
對此腰桿子已經硬起來的毛熊,自然是寸步不讓。
倒是新上任的英國首相艾德禮,並不是一個強硬的領袖,哪怕拉著法國,也是被逼迫的節節退讓。
在歐洲方面,毛熊和英法希望除了德國之外,也要對奧地利進行制裁。
對此美國當然不同意。
因為奧地利這個新小弟,在美國人看來簡直太老實了,雖然還保留著自己的軍隊,但實際上國防方面近乎完全對美國開放,這讓美國人很舒服。
這麼好的小弟,怎麼可能讓其受到制裁?那不是等於割他的肉?
毛熊方面,美國沒有什麼好辦法,但是英國嘛——你們太平洋的殖民地是不是不想要了?後續的經濟支援還想不想要了?
英國人當時就萎了,現在的英國急需殖民地輸血,但是他最富饒的殖民地全在亞洲,除了阿三之外,基本都被腳盆雞佔著,就等著美國人幫忙拿回來呢。
最終英國人只能選擇妥協。
見到英國人妥協,毛熊不開心了。
當即宣佈既然如此,那腳盆雞就你們自己打吧,我不管了——原時空毛熊也是這麼幹的,這就是為什麼波茨坦公告裡頭沒有毛熊,而是變成了英美禿子。
因為同時期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損失其實是非常大的,毛熊就是想用對腳盆雞作戰為條件,迫使美國人在歐洲讓步。
結果沒有想到的是,美國人直接掏出了核彈。
原時空中美國8月6號丟了核彈,毛熊發現情況不對,這才在8月8號匆匆忙忙宣佈對腳盆雞宣戰,開始搶佔亞洲利益。
如果沒有核彈,毛熊怕是不等到美國和腳盆雞打得頭破血流,都不會動彈。
當然,這也不能說毛熊就沒有功勞了,他的宣戰,也算是壓垮腳盆雞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這個世界,美國和毛熊在腳盆雞問題上,再一次不歡而散。
轉而次日拉著英國和禿子一同釋出了魏瑪公告,對腳盆雞發起了最後通牒。
對此腳盆雞表示這樣的公告他們已經聽膩了,有能耐你就打過來吧,我們已經準備好玉碎了。
這還有什麼說的?上小男孩,小女孩,胖子,瘦子,小矮子,大個子!
而且也不分幾次了,六架b29一次性出發。
那一天,腳盆雞很熱,最高氣溫六千度,熟人很多,都熱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