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執行任務。結果有三分之一的機組沒有接到任務。在休息了十多天之後,飛行員都求戰心切,沒有接到任務的反而有點失落。
出發前幾小時,飛行員在地勤人員的協助下對轟炸機進行了最後的檢查。這也是正常的程式,飛機的狀態直接關係到了飛行員的生死,除非情況緊急,沒有足夠的時間,不然的話,飛行員都會在出發之前對自己的座機進行最基本的檢查,以確定飛機的狀態。
下午四點半,各機場的轟炸機陸續起飛。轟炸機機群首先向南飛,在到達了宏都拉斯上空之後再轉為向東飛,一直深入加勒比海大概200海里之後還要盤旋大概三個小時,這才轉向飛往了古巴東南部地區的機場。這主要還是為了欺騙敵人,同時還可以避開美軍遠端戰鬥機的搜尋與巡邏空域,走相對安全的航線,在到達古巴的機場時,也已經是深夜了。
當時,為了迷惑美軍,避免美軍察覺,以做好防禦準備,參謀人員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轟炸機群起飛之後不久,部署在瓜地馬拉的一批運輸機也離開了機場。這些運輸機將前往巴拿馬的機場降落,而且到達的時間也是夜晚。這樣一來,如果美軍的諜報人員在監視巴拿馬的機場的話,就很容易在夜間將運輸機判斷為轟炸機,從而認為從尤卡坦半島起飛的轟炸機群已經到了巴拿馬,而不是去了古巴。
轟炸機從尤卡坦半島上的機場起飛的時候,古巴那邊也在做著相應的準備工作。3500噸燃燒彈是在二十二日下午的時候才到達了聖地亞哥的,羅雲衝故意延遲了運送時間,主要是以前一直沒有向聖地亞哥運送過轟炸機使用的燃燒彈。陸戰隊才佔領聖地亞哥不久,根本沒有辦法保證將潛伏在聖地亞哥的美軍諜報人員剷除掉。因此,為了保險期間,不能提前運送彈藥。這些彈藥都將在天黑之後才從港口運往機場,為此,羅雲衝還專門調動了一批原本應該為陸戰隊運送物資的車隊,讓其守在港口,只要天一黑就立即出動。
機場上的準備工作也很充分,當天晚上正好有一批美軍的傷員要從巴哈馬群島轉移到巴拿馬的戰俘營去,運輸機要首先在古巴的機場降落加油,因此機場上的勤務人員藉此進行了準備工作。運輸機到達的時間也是精心安排的。第一批運輸機在凌晨兩點半到達,最後一批在三點半到達,而轟炸機群到達的時間是三點四十分,只間隔十分鐘,這樣就算有美軍的諜報人員在監視機場的活動,也有可能將轟炸機錯誤的判斷為四發大型運輸機。當然,前提是美軍的諜報人員的識別能力不怎麼樣。
轟炸機是陸續到達的,而且在機場停留的時間相當短暫,按照要求,地勤人員要在半小時內為轟炸機補充燃料,掛上炸彈。而以往,這些工作需要至少兩個小時的時間。除了地勤人員提高效率之外,還得同時安排兩個地勤小組負責一架轟炸機,一個負責加油,另外一個負責補充彈藥,兩項工作同時進行。為此,地勤人員還專門研究了工作程式,調整了幾個步驟,以提高效率。即使這樣,一個機場一次也就最多為兩個中隊的轟炸機提供服務,而當時一共有五個機場可以接收轟炸機,因此至少需要四個批次,持續兩個小時,才能夠為所有的轟炸機裝上炸彈與燃料。
要想讓分四次出發的機群會合到一起,就只能降低先出發的轟炸機群的速度。“鵬”式轟炸機的航程不是問題,就算在滿載的情況下,作戰半徑都能達到1300海里,而這次的直線作戰半徑只有700海里,算上繞飛的距離,也就最多850海里,因此轟炸機在起飛之後,可以在空中多逗留至少四個小時。
主要的問題還是護航戰鬥機,當時怎麼安排護航戰鬥機的航線成為了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如果全程伴隨飛行的話,那麼戰鬥機的航程就不夠,可如果不伴隨飛行的話,戰鬥機就要穿越美軍的雷達探測區。最後,參謀設計了一套單獨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