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一個小隊的“偵察鷹”之外,就是三個中隊又兩個小隊的“遊隼”,總載機量達到了144架,其中有36架必須得繫留在飛行甲板上。29年初,第1支援艦隊返回戰區,護航航母的數量增加到了32艘,每艘護航航母攜帶兩個小隊的“遊隼”。這樣,艦載航空兵一共擁有88個小隊,共計1056架戰鬥轟炸機,這比當時部署在巴哈馬群島上的所有戰機的數量還要多。
正是因為戰術航空兵在壓制敵軍事目標方面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羅雲衝才沒有安排戰略轟炸機打擊美軍的軍事目標。同時,美國東南部地區本來就沒有太多的工業目標,加上戰略轟炸的最終目的是要迫使美國投降,針對性的轟炸平民聚集的大中型城市成為了當時羅雲衝的唯一選擇。
從28年12月11日到29年1月21日,40天的時間裡,美國東南部地區大絕大部分大中型城市都成為了火海。根據美國政府在戰後公佈的政府檔案來看,在這40天的時間裡,有78座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遭到了大規模轟炸,358萬人直接死於轟炸,421萬人因嚴重燒傷不治死亡,傷者超過了800萬,另外還有大概1100萬人無家可歸。這其中,除了波士頓是美國東北部城市之外,其他遭到轟炸的城市都在密西西比河以東,俄亥俄河以南的美國東南部地區。
在當時羅雲衝提交的戰報中,在這40天之內,戰略轟炸機出動了33174架次,投下了218458噸燃燒彈,共有784架轟炸機被擊落,戰損率2。36%。另外還有1172架轟炸機在返回基地之後嚴重損毀而直接報廢,損失率共計5。9%。機組成員出動298812人次,陣亡與失蹤11274人,人員損失率3。77%。
相對而言,轟炸機部隊的損失率是比較高的,這主要是戰略轟炸才剛剛展開,美軍航空兵仍然具備有強大的作戰能力。比如有三分之二被擊落,或者是被擊毀的轟炸機是美軍防空戰鬥機造成的,而損失的人員中,有近六成是被美軍戰鬥機擊斃的。其次是護航工作仍然不到位,護航戰鬥機的作用是相當明顯的,在有足夠護航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轟炸機的損失率要比沒有護航戰鬥機的時候降低至少2個百分點,人員損失率也差不多降低2個百分點。可問題是,當時投入作戰的護航戰鬥機數量仍然相當有限,加上機場的容納能力,一次能夠出動的護航戰鬥機數量也就更加有限了。
相對而言,轟炸機與飛行員的損失是最為嚴峻的。僅僅40天的時間,就損失了1956架轟炸機,而且其中絕大部分是“鵬”式轟炸機。當時,有四家飛機制造廠在聯合生產“鵬”式轟炸機,當時月產量也就最多800架,這已經是產能的極限了,如果要繼續提高產量就得增加生產線,而誰都知道,在戰爭結束後,帝國根本就不需要保留這麼多的重型轟炸機生產線,而建設一條重型轟炸機的生產線的成本恐怕比建造十艘航母還要高。另外還得調整物資供應,這又直接涉及到正在逐步轉型的帝國國內經濟,問題遠不是說增加就增加那麼簡單。
在1月21日的時候,部署在前線的“鵬”式轟炸機只有782架了,就算把部署在墨西哥戰場上的“狼鳩”也算上,北美洲戰區的重型轟炸機總數也沒有達到2000架,跌落到了29年來的低點。
飛行員的損失更為驚人,40天就損失了上千個機組,而帝國陸海兩軍的所有飛行員培訓基地一個月內也最多隻能培訓出600個機組。另外,飛行員的高額損失對士氣的打擊是相當沉重的,可以想像一下,當越來越多的飛行員發現他們熟悉的,要好的戰友在某次轟炸後沒有返回基地,那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當時,羅雲衝就提出了要提高轟炸機的產量,同時加快飛行員的培訓速度。可是,減少損失才是最關鍵的,在他提出的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