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章 危機暗湧謀略應對

塵神色堅定,“趙大人,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不能再固步自封。只有學習他人之長,才能彌補自身之短。此事我會在朝堂上向陛下和諸位大臣詳細闡述,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援。”

兩人又商議了一些具體的細節,包括造船所需的材料、人員調配以及訓練計劃等。不知不覺,天色漸暗,夕陽的餘暉灑在軍營的營帳上,染上了一層金黃。

從軍營出來後,林塵並沒有直接回府,而是前往了京城的碼頭。他站在碼頭上,望著一艘艘商船進進出出,心中思索著貿易與國防之間的關係。大明的繁榮離不開貿易,但貿易的安全又需要強大的國防力量來保障。

“大人,天色已晚,該回府了。”侍從小李在一旁提醒道。

林塵這才回過神來,“走吧。”他轉身離開碼頭,心中卻已經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計劃。

回到府邸,林塵顧不上休息,便開始撰寫奏章,詳細闡述了自己對於海軍建設、派遣人員海外學習以及加強貿易監管等方面的想法和建議。燭光搖曳,他奮筆疾書,一直寫到深夜。

第二天清晨,林塵早早地來到皇宮,參加早朝。朝堂上,氣氛嚴肅,大臣們紛紛就南洋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

“陛下,此次西方諸國在南洋的行徑,實在是囂張跋扈,我們不能輕易放過他們,必須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一位武將義憤填膺地說道。

“此言差矣,”一位文官反駁道,“如今我們剛剛與西方諸國達成貿易協議,若輕易發動戰爭,不僅會破壞和平,還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們應該以和為貴,透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分成了兩派。林塵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時機。

待大臣們爭論得差不多了,林塵上前一步,向朱瞻基行禮後說道:“陛下,臣以為,戰爭和外交都只是手段,我們的目的是維護大明的和平與穩定,促進國家的發展。此次事件,讓我們看到了大明在軍事和貿易方面存在的不足。臣有幾點建議,望陛下恩准。”

接著,林塵將自己昨晚撰寫的奏章內容詳細地向朱瞻基和大臣們陳述了一遍。他的聲音沉穩有力,條理清晰,朝堂上漸漸安靜下來,大臣們都在認真聆聽。

“林愛卿所言,頗有道理。”朱瞻基微微點頭,眼中露出讚許的神色,“朕認為,海軍建設和派遣人員海外學習之事,可以先進行籌備和試點。貿易監管方面,由戶部和禮部共同負責,務必確保貿易的公平和安全。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大臣們相互對視,紛紛表示贊同。就這樣,林塵的建議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各項計劃開始逐步實施。

在福建沿海,朝廷派出的官員四處尋找精通造船技術的工匠。他們深入漁村、船廠,與工匠們交流,瞭解他們的技術和經驗。一位名叫陳老船匠的人,引起了官員們的注意。

“陳師傅,聽說您在造船方面頗有心得,尤其是在改進戰船效能上,有獨特的見解?”官員禮貌地問道。

陳老船匠捋了捋鬍鬚,“不瞞大人,我這一輩子都在造船,這些年也一直在琢磨如何讓戰船更堅固、更快、火力更強。我倒是有一些想法,不知對朝廷有沒有用。”

官員大喜,“陳師傅,您的想法對朝廷至關重要。還請您隨我們前往京城,與其他工匠一起,為大明研製新型戰船。”

陳老船匠欣然應允。不久後,他和其他幾位工匠一同來到京城,參與到海軍戰船的研製工作中。他們日夜鑽研,查閱古籍,結合實際經驗,終於設計出了一款新型戰船的圖紙。

與此同時,在京城的國子監,一批年輕的學子正在接受選拔。他們將成為大明第一批派遣到海外學習的人員,肩負著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文化的重任。

“同學們,此次海外之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