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5部分

首詩提在二三十年前,那王平安還沒有出生呢。

然後,她又排除了房玄齡,房老頭兒怕老婆怕到了天下聞名,借他個膽子,他也不敢夜不歸宿。他要是敢和尼姑有一腿,估計房夫人非得把他的腿全給打折了不可。

一個一個的排除,馬周不可能,馬周不是假道學,而真正的方正人物,不可能喜歡尼姑;褚遂良也不可能,他對於僧道尼姑統統沒興趣……想了一通,武媚娘忽然自言自語地道:“不會是長孫無忌吧?”

一想到長孫無忌,武媚娘大喜若狂,越想越是長孫老頭兒,這回可抓住長孫無忌的把柄了,這可是絕對隱秘的**,如果以後長孫無忌敢為難自己,那麼自己就暗示他一下,他和主持老尼的情史,已經被自己完全掌握了

長孫無忌和主持老尼的年紀差不多,要說相貌嘛,都長得不咋地,魚找魚,蝦找蝦,王八找個鱉親家,他倆正好是一對。而且,最重要的是長孫無忌是朝中大臣中,唯一一個對感業寺有興趣的人。

李治登基,依著他的性格,是不忍心把父皇的嬪妃都送進感業寺的,可長孫無忌卻非要他這麼做不可,還用先帝做藉口。武媚娘當初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只覺得長孫無忌有點吃飽了撐的,宮裡嬪妃的事,要他多操心什麼。

可現在一想,這是有原因的啊,而原因就是那個主持老尼長孫無忌對主持老尼舊情不忘,估計著是想找藉口再見到她,身為當朝第一大臣,萬眾矚目,如果他來感業寺,總會被人盯上的,可如果他以安撫寺中那些嬪妃尼姑為藉口,那不就能來了嘛只要找個藉口,說是要和主持老尼交流一下唸經的心得,他倆豈不就能又滾到一塊去了

武媚娘呸的一聲,都多大歲數的人了,還想著幹這種事情,真是越老越風流。她扔下抹布,在剛才歐陽利給她的那些禮物中翻找,找到紙筆,她把門框上的詩抄了下來。

冷哼一聲,武媚娘把詩收好,心想:“這事先放著,等以後找到機會的,這就是我和長孫無忌抗衡的法寶,不到關鍵時刻,不能用它”

王平安寫了首詩,卻被武媚娘當成是證據,留起來打算對付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要是知道這件事,非得氣暈過去不可,太冤了,實在是六月飛雪,冤到不能再冤,主持老尼是誰啊?

武媚娘繼續收拾石室,當晚便在石室中休息,有小尼姑給她送來晚飯,還有茶水,伺候她,比伺候主持老尼還要盡心盡力,吃喝方面合寺上下誰也比不過她,把她當成少奶奶一樣,就差供起來了。

皇宮。

王平安在感業寺裡,嚇唬完了尼姑,便去了皇宮找李治。他當上了門下省的侍中,卻全無當宰相的自覺,什麼公都不辦,卻專門圍著皇帝打轉。

要是放在別的時期,比如說李世民的統治時期,堂堂侍中大人,如果敢在上任的第一天,不在衙門裡辦公,而往尼姑庵跑……那還得了,彈劾王平安的奏章,得象雪片似的往甘露殿裡飛,大罵王平安是個小丑弄臣,只知拍皇帝馬屁,卻忘了做為一個大臣,應該保有的本份。

可現在不是別的時期,而是李治當了皇帝的時期。王平安不理政事,只圍著皇上轉,表現得極為“不顧大局”,可這麼一來,不但沒有大臣去彈劾他,反而大家集體鬆了口氣,不管是政敵,還是自己人,都把心給放下了。

王平安的一舉一動,宮裡朝中,無數雙眼睛在盯著呢。大家都等著看他如何進行新官上任三把火,別說大臣們了,就連李治都是這麼認為的

可王平安偏偏什麼火都不放,連東臺都只去了一趟,點完了名就拉倒。如此一來,和長孫無忌不對付的那些大臣,自然鬆了口氣,王平安沒有作為就好,沒有作為就代表著他不能為長孫無忌出力,是個白吃飯不幹活的傢伙。

而長孫無忌不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