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祝茲侯徐厲

徐厲在漢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因功封侯拜相獲封祝茲侯。

徐厲,這位活躍於西漢時期的人物,其生平充滿了傳奇色彩。關於他的確切出生年份已難以考證,但我們知道他最終逝世於公元前 157 年。此外,他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徐悍”。

徐厲本是江蘇沛縣人士,在其青春年少之時,便毅然決然地選擇以舍人的身份追隨劉邦,投身於那場波瀾壯闊的沛縣起義之中。此後,他們一路並肩作戰、縱橫馳騁,逐鹿中原大地。在這漫長而艱辛的征程中,徐厲憑藉著自己的英勇無畏和忠誠不二,逐漸嶄露頭角,並最終成為漢高祖劉邦麾下的一名侍衛官員。

當劉邦成功入關之後,徐厲因其卓越表現獲封“郎中”一職。然而,他的功績遠不止於此。在漢元年(即公元前 206 年),劉邦果斷髮動了三秦之戰。在此戰期間,徐厲更是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與勇猛無畏的戰鬥精神。在激烈的交戰過程中,他奮勇殺敵,不僅成功擊潰敵軍,還俘虜了雍王章邯的一眾家屬。正是因為這一赫赫戰功,使得徐厲名震一時,也為他日後的仕途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前 184 年,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就在這一年,高後呂氏掌握了朝政大權,她以其鐵血手腕,毅然決定立常山王劉義為新的皇帝。與此同時,一場政治變革也悄然上演——曾經擔任丞相一職的徐厲被免除了職務。然而,命運總是充滿著戲劇性,雖然失去了丞相之位,但徐厲卻迎來了另一種榮耀:他被封為松茲侯(關於這個封號,史學界存在一些爭議,王先謙在其所著的《漢書補註》中認為,徐厲所封應當作松茲侯才更為準確)。

當時的松茲國,其駐地名為仙田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於廬江郡的西部,尋陽的東北方向以及皖縣的西南部。這片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本就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而徐厲來到封地之後,更是充分展現出了他卓越的治國才能和不懈的努力精神。

徐厲深知百姓乃國家之本,於是他大力推行一系列利民政策,鼓勵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使得當地的糧食產量逐年遞增。同時,他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提高了勞動效率,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不僅如此,徐厲還注重文化教育的發展,興辦學校,培養人才,讓民眾們不僅能夠填飽肚子,更能充實頭腦。

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松茲國內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民間歌舞昇平,人們安居樂業,到處都洋溢著幸福與滿足。這裡的民歌傳頌著徐厲的功績,讚美著他的仁德與智慧。在徐厲的治理下,松茲國成為了周邊地區羨慕的物件,國力日益強盛。

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 158 年),那是一個風雲變幻、局勢緊張的時期。就在這一年,一直與漢朝保持著和親關係的匈奴君臣單于突然單方面撕毀和約,悍然對大漢發動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

只見匈奴大軍如洶湧的潮水一般,氣勢洶洶地向漢朝邊境撲來。他們派出了足足 6 萬精銳騎兵,分成兩條戰線,每條戰線各有 3 萬鐵騎,分別如旋風般侵入了上郡和雲中郡。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訊息傳到京城,漢文帝心急如焚。他深知此次匈奴來勢洶洶,如果不迅速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緊急召集大臣商議對策,並迅速做出一系列軍事部署。

首先,漢文帝任命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率領一支軍隊火速進駐飛狐(今山西上黨一帶)。這支軍隊肩負著抵禦匈奴入侵、保護上郡安全的重要使命。與此同時,原楚國丞相蘇意也被委以重任,成為將軍,帶領另一支大軍進入代地,駐紮在句注(今山西雁門關附近),以阻擋匈奴南下的步伐。

此外,漢文帝還派遣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