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東吳徐夫人(2)

他積極組織城內民眾修繕城牆、囤積糧草,並日夜操練士兵,嚴陣以待。

就這樣,雙方僵持不下,戰爭進入了曠日持久的階段。陸康率領城中軍民頑強抵抗,任憑敵軍如何猛攻猛打,始終未能攻破廬江城池。這一守便是整整兩年,其間經歷了無數次慘烈的戰鬥和生死考驗。最終,由於敵我力量懸殊過大,廬江城池還是不幸陷落。

城池淪陷後不久,身心俱疲的陸康便因病離世,享年七十歲。這位一生剛正不阿、忠君愛國的老人,帶著滿腔遺憾離開了人世。而在這場漫長的戰亂以及隨之而來的饑荒中,陸康的宗族一百多人也遭受了沉重打擊,死亡將近半數。

朝廷得知陸康守城的壯烈事蹟後,深為感動,憐憫他的忠貞氣節,特地冊封他的兒子陸俊為郎中,以慰其英靈。陸康及其家族的英勇事蹟,就此成為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陸康的事蹟在諸多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政治方面

地方治理示範:陸康在其任職的郡縣,如高成、廬江等地展現出卓越的治理能力。他減輕百姓負擔、平定叛亂的舉措維護了地方治安和穩定,為其他地方官員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提供了有效的地方治理經驗。

對東漢朝廷的態度影響:陸康堅守對東漢朝廷的忠誠,在面對袁術等勢力的威脅時,他堅決抵抗,這種態度在當時動盪的局勢下,猶如一盞明燈,一定程度上鼓舞了那些仍然忠於漢室的人。

家族方面

家族地位鞏固提升:陸康憑藉自身才能與功績,為吳郡陸氏家族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和地位。他的官職成就以及在政治事件中的表現,使得陸氏家族在地方乃至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得到鞏固和提升。

人才培養與傳承:陸康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例如陸遜曾在其身邊學習成長。這種傳承培養出了優秀的家族人才,這些人才在後續的東吳政權等事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為陸氏家族在三國時期的長久興盛奠定了基礎。

社會風氣方面

義烈之名的激勵:陸康的義烈之名在當時社會產生了激勵作用。他不畏權貴、敢於直言進諫,為了正義和信念堅守城池等事蹟,對社會風氣產生積極引導,鼓勵有識之士在亂世中堅守原則。

陸遜,這位在歷史長河中閃耀著璀璨光芒的人物,於公元 183 年降臨世間。他原名陸議,表字伯言,其出生地乃是吳郡吳縣——那座位於如今江蘇省蘇州市附近的古老城鎮。陸遜所在的陸家,乃是江東地區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家族背景深厚,世代皆有人為官從政。

他的祖父陸紆,曾官拜城門校尉這一要職;堂叔祖陸康,則出任過東漢時期的廬江太守一職;而他的父親陸駿,同樣也有著九江都尉這般令人矚目的官職。可以說,陸遜自幼便生長在這樣一個名門望族之中,深受家族文化的薰陶。

然而,命運卻對幼小的陸遜開了個不小的玩笑。在他尚且年幼之時,父親便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從此之後,陸遜只能緊緊跟隨著自己的叔公——時任廬江太守的陸康生活。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東漢興平元年,即公元 194 年。此時,淮南一帶的軍閥袁術,由於與陸康之間存在嫌隙,竟然派遣手下猛將孫策率軍攻打廬江。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陸康深知形勢危急,為保陸遜及其親族家人的安全,當機立斷將他們護送回故鄉吳縣。就這樣,陸遜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中,開始了一段充滿波折與挑戰的人生旅程。

在孫權統領江東之後,年僅二十一歲的陸遜便嶄露頭角,開始在孫權的幕府中效力。起初,他擔任了東吳的東西曹令史這一職務,展現出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不久之後,孫權慧眼識珠,對陸遜委以重任,任命他為海昌屯田都尉,負責掌管一縣的事務。

就在陸遜上任之際,海昌縣遭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