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祝茲侯徐厲

張武率領部隊屯兵北地,加強北方防線的防禦力量。不僅如此,為了確保京城長安的安全,漢文帝更是精心佈置,設定了三位將軍分別駐守關鍵地點。其中,河內太守周亞夫奉命駐屯在細柳,祝茲侯徐厲則駐守在棘門,而宗正劉禮則負責鎮守霸上。

一時間,整個漢朝邊境地區戰雲密佈,氣氛,祝茲侯徐厲則駐守在棘門,而宗正劉禮則負責鎮守霸上。整個漢朝邊境地區戰雲密佈,氣氛緊張。

漢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前157年7月4日),皇帝劉恆在未央宮逝世,遺詔喪事從簡。朝廷任命中尉周亞夫為車騎將軍,屬國(典屬國)徐厲為將屯將軍,郎中令張武為復土將軍。徵調京城附近各縣現役士卒一萬六千人,又徵調內史所統轄的京城士卒一萬五千人,去做安葬棺槨的挖土、填土等工作,歸將軍張武統領。乙巳日(公元前157年7月10日),將劉恆葬在霸陵,群臣叩首至地,奉上諡號,尊稱為孝文皇帝,史稱“漢文帝”。

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當時為防備匈奴,漢將劉禮駐軍霸上,徐厲駐軍棘門,周亞夫駐軍細柳。漢文帝劉恆前去尉勞軍隊,在霸上營和棘門營,一路驅車賓士直入,劉禮、徐厲兩營從將軍到下屬官兵都騎馬迎送。等到了細柳營,軍中官兵戒備森嚴,兵刃弓弩都拉滿排開。軍門都尉不放行,說:“將軍命令‘軍中只聽將軍令,不聽天子詔命’。”皇帝劉恆親臨,也不能進入。劉恆讓使者拿著符節給周亞夫下詔令,周亞夫這才開啟大門。營門的守衛對皇帝的車馬隨從說:“將軍規定,軍中不準驅馬賓士。”於是劉恆就拉緊韁繩慢行。到了營中,周亞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禮說:“穿戴盔甲的將士不能跪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劉恆被觸動,面容變得嚴肅,靠在車前的橫木上向官兵致意。派人向周亞夫致謝說:“皇帝特來慰勞將軍。”完成勞軍的禮儀後離去。一出營門,群臣都感到後怕。劉恆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呀!之前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簡直像是兒戲,那兩位將軍很容易就會受到襲擊被俘虜。至於亞夫,敵人怎麼可能侵害到他呢!”這樣稱讚了很久。過了一個多月三支軍隊都撤出了。劉恆授予周亞夫中尉的官職。

按照歷史文獻相關記載徐厲侯爵歷經漢高後時期五年,漢文帝時期六年,累計在位十一年,漢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徐厲去世,諡“夷”。但在相關文獻往後的時間線中,仍舊記載有徐厲的活躍事蹟,如後元六年(前159年)駐軍棘門抗擊匈奴。故有考辨認為功臣表記述的徐厲卒年有誤,徐厲實際應去世於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

《水經注》載:“膠水經祝茲縣,故城是也”。

西漢高後(呂雉)八年(前180)五月置,封呂侯昆弟呂榮為祝茲侯,都址在今膠南市膠河鎮柏鄉村西南。同年十月,呂后病逝,呂榮被誅,國除。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封膠東康王劉寄之子劉延年為祝茲侯,都址不變。元封六年(前105)國除。其遺址仍在,曾有漢陶鼎、陶盆等多種文物出土。

漢祝茲故城。祝茲為西漢侯國城邑,屬琅琊[yá]郡。位於六汪鎮柏鄉三村,東南距膠南市區28公里。據史書記載,西漢時封過兩個祝茲侯。呂瑩為前祝茲侯。呂瑩受封時間很短,因呂后病故、恢復劉氏統治被殺。後祝茲侯是劉延年,文獻記載作劉延。《史記。文獻記載:“祝茲侯,延,國除”。《水經注》載:“膠水經祝茲縣,故城是也”。《山東通志。疆域志。古蹟》載:“祝茲故城在州(膠州)西南柏鄉集”。民國《增修教志。歷代城池建置圖》標註的位置亦在柏鄉(村)。

據現場考察,該地片名“西南蓋子”,是高出周圍的小土埠,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當地村民多在此取土,土質肥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