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漢督郵徐毅

《三國志》中關於督郵徐毅的生平記載極少,只知其曾擔任督郵一職,在任職期間生病,華佗曾前往探視診治。目前沒有更多史料能明確其具體的生平事蹟和其他經歷。

督郵在漢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行政監督

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各縣,對縣令、縣丞等地方官員的行政管理進行監督,檢視其是否履行職責,有無貪汙腐敗、怠惰懈怠、失職瀆職等行為,及時糾正並上報太守。

傳達政令

負責將太守的教令、政令等傳達給各縣鄉,確保地方行政事務的順利開展和政策的有效執行,同時也將縣鄉的情況反饋給太守,起到上下溝通的橋樑作用。

司法管理

兼司獄訟捕亡,有權審理案件、查驗刑獄,對地方的司法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檢查案件的審理是否公正、合法,追捕逃亡的罪犯等,維護地方的法律秩序。

賦稅徵收

催繳租賦,督促各縣按時足額地徵收賦稅,確保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對於拖欠賦稅的情況進行調查和處理。

治安維護

加強與地方官員的溝通,掌握當地的治安情況,對於存在的治安問題做出及時反應,協助地方官員制定相應的針對性措施,保障當地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社會教化

在巡視過程中,督郵還可以發表一些言論,倡導勤儉治國、孝悌忠信等社會道德,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華佗(公元145年左右—約公元208年),字元化,又名華旉[fu],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醫學家,中國中醫外科學創始人,和張仲景、董奉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華佗精於內、外、婦、兒科,尤為擅長外科,他研製出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開創中國全身麻醉法實施手術的先河,被後世尊稱為“外科鼻祖”,他重視運養結合,創編的五禽戲,以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達到強身健康、未病先防的功效,至今長盛不衰。在醫學思想上,華佗遵從於“天人相應”的思想觀點,從而提出了“陽常宜盈”和“脾胃說”的醫學理論,強調脾胃是後天之根本,要想身體健康首先就是養好脾胃。這番論說被後世的易水學派和補土派分別奉為經典。華佗首創臟腑辨證的雛形,即論內傷雜病、虛實寒熱,均從人體五臟六腑出發。這套體系,對後世醫學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華佗因為在外科、麻醉學及運動醫學上的貢獻,被美國學者尊稱為中國的希波克拉底氏。

華佗早年曾在徐州遊學,精通經書,沛相陳珪曾推舉他為孝廉,太尉黃琬徵召他為下屬,華佗兼推拒不就。

華佗乃是一位醫術高明、妙手回春的神醫,其對醫藥之精通可謂登峰造極。他在治病時,所選配藥種類寥寥無幾,但卻能精準地拿捏每種藥物所需的分量,信手一抓便能分毫不差。其所開之藥方更是猶如靈丹妙藥一般,往往能夠做到藥到病除,令人嘖嘖稱奇。

若是遇到需要針灸治療的病症,華佗亦有妙招。他通常僅需在患者身上灸一兩處穴位即可,且每處穴位施灸次數絕不超過七八次。如此這般,那病痛便能立竿見影地得到消除。而當那細長的銀針緩緩刺入穴位之時,如果病人感覺酸脹麻木,華佗則會毫不猶豫地迅速拔出銀針。就在這一剎那間,彷彿病魔已被驅離,病者已然痊癒。

然而,倘若遇上那些頑固的疾病,諸如腫瘤之類在體內結塊生長,使得上述常規療法難以奏效之際,華佗便會毅然決然地選擇動手術割治。在此之前,他會精心調配一種名為“麻沸散”的神奇藥劑,並讓病人飲下。待藥效發作,病人陷入全然無知覺的狀態之後,華佗才會小心翼翼地操起手術刀,開始為病人割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