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東吳大臣徐詳

地位不斷攀升,官至車騎將軍。此時,他再次徵召胡綜,將其調入書部任職。在這裡,胡綜與是儀、徐詳共同掌管著軍政機要事務,成為孫權決策時不可或缺的智囊團成員之一。

在胡綜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中,有著諸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平定東吳將領晉宗叛亂一事。當時晉宗背叛吳國投降曹魏,形勢一度危急。關鍵時刻,胡綜挺身而出,與賀齊率領輕裝部隊迅速出擊,巧妙運用戰術,成功將晉宗生擒活捉。此役過後,胡綜因功被加封建武中郎將,聲名遠揚。

此外,當劉備興兵自白帝城進發之時,面對敵眾我寡的不利局面,胡綜臨危受命,深入各縣精心選拔兵員,最終招募到六千名精銳之士。他以此組建起兩部解煩兵,並親自擔任右部督,帶領這支勁旅奮勇作戰,多次化解危機,為保衛東吳立下汗馬功勞。

且說那胡綜,實乃東吳之重臣也!昔日他曾與周魴齊心協力,並肩作戰,一同征伐那作亂的將領彭綺。此二人緊密合作,精心謀劃,於戰場上縱橫馳騁。歷經無數次艱難險阻,浴血奮戰,終得平定叛亂,使得東吳境內重歸安寧,局勢得以穩固。

而論及胡綜之政治成就,亦是頗為顯著。當孫權受封吳王之時,因其功勳卓著,胡綜獲封亭侯之爵。待到孫權正式稱帝之後,更是對其委以重任,任命他為侍中之職,並晉封為都鄉侯。彼時,胡綜與徐詳一併擔任左右領軍,其後又被拜為偏將軍,同時兼任左執法一職,掌管訴訟事務。

自孫權掌控江東以來,諸多重要的誥文、冊封任命的文書以及致他國的往來書函等,皆由胡綜親自操刀撰寫。此外,他還曾建言獻策,提議制定律法條例,明文規定若地方官員擅自離開職守返家奔喪,則處以死刑。而在遼東一事當中,胡綜更是發揮了關鍵作用,成功協助輔吳將軍張昭與孫權消除嫌隙,達成和解。

然胡綜此人亦有獨特之處,其生性好酒,每每飲酒之後,便歡呼雀躍,放浪形骸,盡情縱意。時而與人推杯換盞,開懷暢飲,興致高昂之際,甚至會撲打身旁之人。不過,孫權深知其才華出眾,故而對他這些行為多有包容,並未加以苛責怪罪。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至赤烏六年時,胡綜與世長辭,享年六十一歲。其身後,兒子胡衝承繼了都鄉侯這一爵位,繼續為東吳效力。胡綜一生,可謂功績斐然,名垂青史矣!

是儀生平事蹟

早年經歷:本姓某氏,此人於早年之時,最初僅是縣中的一名小吏。然而,憑藉自身出眾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他後來得以在郡裡獲得職位。但命運似乎總是充滿波折,在郡中任職期間,他竟遭到了郡相孔融無情的嘲弄與譏諷。或許正是因為這一不堪回首的經歷,讓他毅然決然地更改了自己的姓氏,從此以“是”為姓。此後,他輾轉依附於劉繇門下,並隨著局勢的動盪不安,一同避難來到江東之地。直至建安元年,劉繇所率領的軍隊遭遇挫敗,無奈之下,是儀只得再次遷徙居所,最終定居於會稽一帶。

政治生涯:時光荏苒,轉眼間便來到了建安五年。此時,孫權已然統領整個江東地區,展現出非凡的雄才大略。他聽聞了是儀的才能與聲名,於是特意發出詔令,對其加以徵召。隨後,孫權賜予是儀騎都尉一職,委以重任,命其專門處理機要事務。可見孫權對是儀的信任與器重非同一般。

在建安二十二年,呂蒙籌謀著一場驚天動地的行動——襲取關羽。當他向眾人闡述自己的計劃時,是儀毫不猶豫地表示贊同,併力勸孫權採納此計。事實證明,他們的決策無比正確。

建安二十四年,是儀更是追隨孫權親自出征討伐關羽。因其在戰場上表現出色、英勇無畏,孫權特地下旨任命他為忠義校尉,以示嘉獎。

魏黃初元年,孫權決定將都城定在武昌。在此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