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足夠的誠意,我相信鄧達不敢難為你的!”馬政委說的輕鬆,因為出面頂雷的又不是他,沒什麼好擔心的。
馬政委的如意算盤打的很響,他覺著鄧達就算對他們有再大意見,也要顧著自己二人是禁軍的人,不可能真的撕破臉皮。
鄧達為了出這口惡氣,處心積慮的要把這次大比表現優異的戰士留在第四軍區。但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既可以出氣,又不怕被動?方法有很多,最方便的一個是形成集體意見。只要上過會透過決議,就算有人想歪嘴,鄧達也不必擔心被人指責。我黨一貫實行的政策是民主集中制,意見可能是一把手的,但責任必須是大家的。
為了能把握主動權,鄧達召開緊急會議,提出組建訓練示範單位的想法。田建秀是這件事的主要推手,他這一票肯定是投給鄧司令。趙魏和當然也支援鄧司令的建議,兵站新兵連的水漲的越高,他的親侄子趙晉雄這條小船也就浮的越高。
深知鄧司令打算的龔副司令很乾脆的投了贊成票,其他三位副司令雖然不明白鄧司令這麼做有什麼深意,但一二把手態度明確,代政委和後勤總長旗幟鮮明,就算他們仨都反對,也是四對三的局面,沒人笨的在必輸的情況下找不自在。
鄧司令的建議得到全票透過,鄧達當即命令田建秀參謀長,“參謀部儘快拿出一個可行方案,咱們要藉著新兵大比的聲勢,在開展冬季大練兵之前把新的訓練方法推廣出去。希望在明年的春季全軍大比上,為第四軍區獲得好成績鋪平道路。”
鄧司令把這件事跟全軍大比武掛上鉤,更沒人敢跟他叫板打對臺。誰都知道全軍大比有多重要,關係到上上下下各級軍官的升遷問題。不管是單位還是個人,只要能在全軍大比上獲得成績,人生就會完全不一樣。而且,成績不需要太好,進前十名就夠了。
每年都會舉行的全軍大比總的比賽專案超過一百個,每個專案只要拿到前十名好像很輕鬆,但實際情況是,在同一個專案中,第一名跟第十名的成績相差甚微。以投彈比賽為例,世界紀錄是第十名是58米。兩者之間僅僅相差四米,跑步和游泳專案相差更細微,基本上只是秒甚至是十分之一秒的差距。
而每一個能登上全軍大比賽場的戰士,都是各大軍區裡的尖子,由於軍隊的特殊性,這些人不像一般運動員,可以一直參加比賽到退役為止。每個軍人只有三次參加全軍大比的機會,這種規定看似不合理,但正能體現全軍大比的宗旨,那就是選拔人才。
在這種嚴苛的條件下,各大軍區不得不費盡心機訓練士兵,每年從基層部隊裡選拔人才投入後備隊,為能在全軍大比上獲得好成績努力訓練。
除了極個別的人以外,現在參加全軍大比的戰士基本上都是即將退役的老兵。一般來說,一個只訓練了一年,和一個訓練了兩年多的人比賽,肯定是後者佔有優勢。而且老兵更願意拼命,因為一旦拿到前十名的成績,他就不用退役回到地方,跟無數待業青年一樣找工作。最少可以留在軍隊裡當個教官,指導後進如何比賽。等於拿到一張長期飯票,這樣的好事誰都不想錯過,所以,他們為了這張飯票願意拼命。
這只是個人部分,相對於為了前途飯票拼命的軍官戰士來說,軍區首長更在意總成績。如果第四軍區拿了全軍大比總成績第四名,鄧達去京城開會可以不喜不悲,不用擔心被人嘲諷。
要是拿了第三的話,鄧達更願意多開幾次會,跟第二軍區或者第三軍區裡的那個倒黴鬼司令多見幾面,不用說太多的話,只要嘿嘿笑兩聲就夠了。
但要是成績靠後甚至墊底,鄧達總會想各種方法避免進京,他是軍區司令級別裡的新人,成績好的時候也只敢嘿嘿笑兩聲。要是成績不好,那些前輩們可不會給他留面子,什麼小鬼不知好歹啦,年青人能力有限啦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