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28日,天色微明,晨曦透過淡薄的霧氣,輕柔地灑在山林間。陳大山、小虎和李知青早早地從木屋走出,準備迎接新一天的山林生活。
“今天咱們去南面的那片溼地,那裡水澤豐富,有許多水鳥棲息,還可能找到一些特別的水生植物。”陳大山一邊說著,一邊將望遠鏡、標本夾和採集水生植物的工具放進揹簍。小虎興奮地跳起來,跑去拿自己的小網兜,想著可以捕捉一些有趣的小生物。李知青則充滿期待地整理著自己的筆記本,準備記錄下今天的新奇發現。
三人沿著一條蜿蜒的小道向溼地進發,路旁的野花野草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被他們的褲腳輕輕拂過,瞬間浸溼了一片。一路上,陳大山給李知青介紹著溼地的重要性,它不僅是眾多生物的棲息地,還能調節氣候、淨化水源。
當他們來到溼地邊緣,眼前是一片廣闊而生機勃勃的景象。湛藍的天空倒映在如鏡的水面上,成群的水鳥在天空中翱翔,時而俯衝入水捕食魚蝦。溼地裡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水生植物,隨風搖曳。
陳大山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著水鳥的種類和活動。“看,那邊有一群白鷺,它們姿態優雅,是溼地的常客。還有那隻蒼鷺,正耐心地等待著獵物出現。”陳大山一邊觀察,一邊給小虎和李知青講解。
小虎拿著小網兜,在溼地邊的淺水區尋找著有趣的小生物。突然,他發現了一隻小螃蟹,正揮舞著鉗子在水草間爬行。小虎小心翼翼地靠近,迅速用網兜將螃蟹撈起。“爹,快來看,我抓到一隻螃蟹!”小虎興奮地喊道。
陳大山走過來,看著網兜裡的螃蟹,笑著說:“這小傢伙可機靈著呢,你要小心別被它夾到。”
李知青則在一旁認真地記錄著看到的水鳥種類和水生植物的特徵。他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水生植物,葉子呈心形,開著淡紫色的小花。陳大山走過去,仔細辨認後說道:“這是荇菜,它的嫩莖和葉可以食用,而且在古代的詩詞中也經常出現。”
三人沿著溼地邊緣繼續前行,陳大山在一處水草叢中發現了一株芡實。“這芡實的果實可以食用,也能入藥,不過它的莖上有刺,採摘的時候要小心。”陳大山說著,小心地將芡實採摘下來,放入揹簍。
就在這時,天空中突然烏雲密佈,豆大的雨點瞬間灑落。“快,找個地方避雨!”陳大山喊道。
三人急忙跑到附近的一個小山洞裡避雨。山洞不大,但足以容納他們三人。雨越下越大,雨水打在地面上,濺起層層水花。
在山洞裡,陳大山給小虎和李知青講述著自己年輕時在山林裡遇到暴風雨的經歷,以及如何在惡劣天氣中保護自己。小虎和李知青聽得入神,不時提出問題。
過了一會兒,雨漸漸停了,天空重新放晴。陽光灑在溼地上,水汽蒸騰,形成了一道美麗的彩虹。
帶著捕獲的螃蟹、採摘的芡實和荇菜,以及對溼地的美好印象,三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夕陽的餘暉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一路上,他們分享著今天的所見所聞,歡聲笑語迴盪在山林間。回到木屋,陳大山開始準備晚餐,將芡實和荇菜做成美味的菜餚,小虎和李知青則在一旁幫忙。木屋裡瀰漫著溫馨的氣息,他們享受著這充實而美好的一天帶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