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邊幾個學生的呼喊,頓時吸引了馬珏的注意力,她忍不住朝下面望去,果然看見周赫煊帶著隨員正在碼頭上。
居然乘坐的是同一條船,難道這就叫緣分?
少男少女們總愛胡思亂想,馬珏剛剛冷卻的情感,再次如瘋草般生長起來。
馬裕藻也看到周赫煊,他提著箱子立於甲板上,等周赫煊登船後立即過去握手:“明誠,你也去南方?”
“去一趟上海,送留學生們上船,”周赫煊說著又朝陳德馨和馬珏、馬琰笑道,“馬太太好,小珏、小琰好。”
“周先生好。”姐妹倆齊聲問候。
馬裕藻道:“這裡人太多,先回房間吧。”
眾人回到船艙內,安放好行李再串門拜訪。
馬裕藻夫婦聊著北大近況,對校長空缺一事唉聲嘆氣:“教育部是真不管北大了,校長空缺了一年,居然都不安排新校長上任。”
“還是學生們做得太過分,哪有暴力驅趕校長的。”陳德馨說。
周赫煊安慰道:“放心吧,北大是中國現代大學祖庭,教育部肯定會安排校長的。實在不行,我這趟到上海之後,就去跟孑民先生聊聊,讓他和教育部溝通。”
“那太好了,多謝周先生幫忙。”馬裕藻大喜。
馬珏、馬琰姐妹倆,靜靜地坐在旁邊聆聽。
馬琰已經長高了不少,十二三歲的年紀,文靜可愛,未來也是一朵北大校花。
馬珏偷偷凝視著周赫煊,越看越覺這個男人英俊帥氣,而且談吐清雅、氣質不凡,少女情思愈發的活躍起來。明知道這樣不應該,但就是抑制不住喜歡,猶如飛蛾撲火一般。
但周赫煊連續兩次的拒絕,讓馬珏不敢再表達愛意。只當做什麼都沒發生,默默地喜歡就好,聽他說話、和他聊天、保持著日常通訊便已滿足了。
相處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輪船轉眼就到了上海,馬珏依依不捨地揮手道別,心裡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什麼。
“姐姐,你今天好奇怪。”馬琰低聲說道。
馬珏問:“有什麼奇怪的?”
馬琰笑道:“你看周先生的眼神怪怪的,不會是對他有意思吧?”
“哪有,你看錯了。”馬珏窘道。
“還不承認,一說起周先生,你臉都紅了。”馬琰取笑道。
馬珏白了妹妹一眼:“你才多大年紀?就知道亂想。”
“嘻嘻,有人被我說中心事了,”馬琰笑道,“不過嘛,周先生還真的很優秀,又英俊,又有才華,可惜他已經結婚了。唉,君生我未生,恨不相逢未嫁時啊。”
“什麼亂七八糟的,懶得理你。”馬珏說完就走。
372【留學生】
7月15日。
首批考取“周赫煊留學基金”的留學生,即將在上海碼頭登船。前一批是留歐生,人數佔了大概四分之三,大部分都是去法國勤工儉學的,後一批則前往美國,兩撥人都是今天上午登船。
這些人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年齡最大的足足35歲。
說實話,周赫煊提供的留學經費很少,即便不是勤工儉學生,也必須靠家裡資助,或者是自己打工來維持留學生活。
但這屬於常態,絲毫不能減弱他們的留學熱情。民國時期,經常有人借幾百塊錢,就敢大著膽子出國去歐洲、去美國。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公派留學生鬧著要罷課回國,他們向南京政府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便是麻煩給點錢,好買回國的船票。
童第周提著個大箱子,默默站在隊伍當中。他所擔任助教的班級,一共有28人報名考試,結果只有他和另一個學生考上,而且兩人都只能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