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直到現在,似乎都沒有什麼作曲人接這個單子。”
“哦?”
王默眉毛一挑:“讓我看看。”
劉正文訝異道:“這可是粵語的歌曲單子,你確定要看?”
他記得,王默是湘省人,但這種粵語歌單,除非是粵省本地的作曲人,否則外人基本上不可能接單。
王默:“先看看需求吧。”
“行。”
劉正文知道王默一向不按套路出牌,所以並未多想,而是開始在抽屜中翻找。
找了會兒,終於找到了一份檔案。
他遞給王默:“就這個。”
王默接過來,開始認真閱讀。
如劉正文所說,這個訂單的確是“粵語文化”的官方組織釋出的,因為現在的社會發展太快,粵語這麼一個大語種被普通話衝擊嚴重,年輕一代尤其是孩子們講粵語的比例越來越小。所以為了提升粵語的影響力,加大粵語的宣傳,“粵語文化”才準備徵集一首歌,來宣傳日漸衰弱的粵語文化。
但雖然一首歌開價兩百多萬,可接單的作曲人卻寥寥無幾。
王默想了想,原因有幾點:
第一,要寫一首粵語歌,基本上只能粵省本地人接單,就這一條便刷掉了九成的作曲人。
第二,根據官方的要求,這首歌要做到宣傳和推廣粵語的效果。要做到這一點就太難了,若是作曲人寫出的是粵語歌,其他省的人本來就聽不懂,談何推廣?若不寫粵語歌,那就更加達不到宣傳粵語的作用。這等同於進入了一個死迴圈,讓作曲人進退兩難。
第三,這種官方本來就十分冷門,外人基本上很難關注到它的存在。所以哪怕作曲人寫出了歌曲,也難以引起大眾的關注。所以一些粵省本地的作曲人,也紛紛放棄。
三個原因,才導致這個高價單至今依然懸而未決。
“確實難。”
王默看完後,合起了檔案。
劉正文點點頭,笑著道:“所以剛才我就沒有給你這個單子,因為它太冷門、條件太苛刻、又要懂粵語,你不可能……”
話音未落。
王默再次開口:“這單雖然難,不過很合我的心意,所以……我接了。”
“哈?”
劉正文歪頭看向王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