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苻堅家的機會,就沒有這家人的崛起了,可是桓家和慕容家的燕國還有石家的趙國打了多少年,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他們兩國身上。

再說軍隊人數,報給朝廷的花名冊上,我周家的隊伍,很謙虛那,只有五萬而已,只需要控制四川重慶貴州並協助桓溫大都督分管湖北,所以就這麼多了,我大爺爺也是覺得江山足夠,不想去圖謀什麼梁州大計。

在桓溫大將軍離開成都後,大爺爺周撫留下就此發達,他還沒有打下李家的之前,朝廷就封了益州刺史的,從李家不從水路向荊州到建康覲見稱臣的時候,就許了我大爺爺益州刺史的,早晚要進入益州。

那時候,和我大爺爺爭奪益州刺史的人還有一個姓袁的傢伙,他是作為前鋒進入蜀地的,可是開局不利,他這個前鋒卻吃了敗仗。還是我大伯伯周楚與桓溫的參軍孫盛一起在犍為郡堅守軍營輜重,遇到李家派遣部隊大舉進攻,而大伯伯周楚擊退敵軍。遠端偷襲沒有後勤補給,軍營輜重非常重要,軍營不失,訊息傳到取道成都的桓溫哪裡,士氣大振,這才開始轉敗為勝,一舉拿下李家王朝。事後,桓溫在成都呆了一個半月時間,論起功勞,當然是我大爺爺和大伯伯,所以那姓袁的袁家家世頗有來頭本來很受桓溫器重的,結果從此失寵,從蜀地回來氣得不出幾年就鬱悶死了,死的時候才三十七歲,可惜啊可惜,袁家的沒有周家這個命。

孫盛這個傢伙,雖然只是參軍,可是還不錯,很有頭腦的傢伙,這傢伙和我大爺爺很得親近,他也平蜀有功。天下要全部打回到晉朝手裡,就是北面的胡人和蜀地的蜀人,合稱二寇,這二寇正式去掉一股,剩下的當然是桓溫大都督要北伐了。孫盛又跟著桓溫北伐,開始幾次也是立下戰功,他就給封了一個有個縣城做封地的侯爺,還放到湖南長沙做太守,那裡已經不是我周家的地盤,但我周仲孫也認識孫盛孫安國這個人物。之所以說他很有頭腦,原來他是在陶侃手下做參軍的,當然是認識周家的早,他七轉八轉,轉到桓家和周家一堆來了,到了長沙做太守,也是個很會撈錢的傢伙,他實在太過貪婪,長沙郡舉報他的人很多,鬧到朝廷裡,桓家和周家不得不意思一下子,沒收他的財產。沒收的時候,錢財裝滿了好幾大馬車。

一個郡守,這樣的能耐,實在令人敬佩。孫盛喜歡寫點文章,這個據說是陶侃當年就看重他的,他寫了很多書籍,可是他寫的一本書中提到桓溫大都督北伐,寫他最後一次失利,傳到桓溫都督那裡,讓桓溫很生氣,桓溫這一輩子就吃這一次敗仗,所以最聽不得別人說這最後一次北伐的失敗。沒收孫盛的錢財,只是怒氣上頭,畢竟他很會跟著做事,我大爺爺周撫後來已經死了,而老爸周仲孫一知道,就上書給桓家給他說情,桓溫也不會辦死他,就把他放回去了,錢財都一併還給了他。聽說好幾年前,孫盛老死了,死的時候七十二歲。只是?弄錯了,我老爸是我老爸,雖然都叫周仲孫。

大都督離開成都返回湖北江夏(今武漢市)軍營駐地,我大爺爺周撫和大伯伯周楚等周家子弟二十餘人,軍隊人數最初在桓溫帶來萬把人裡留剩下五千多,還有沿路招募來了的數千人,加起來雖然不多,但是五千多士兵都是精兵強將,跟著大爺爺和曾爺爺行伍多年的老兵油子,老兵痞子會打仗也會安家,這裡就成了周家和這五千多人的天下了。

事情很多。大爺爺和大伯伯,一面要對付李家王朝原來的三四萬軍隊,雖然都鳥獸四散了,有的是準備投降了有些則在觀望,我大爺爺和大伯伯得要一一招撫他們,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分派兵力到劍閣綿竹涪陵一線去駐紮,哪裡雖然天險,但是不可不解決原來李家隊伍的權力,不能讓他們駐紮在這一帶,為頭的要換下來,能夠聽話的就安排到桓溫都督那裡去,或者乾脆到周家湖北江西的地盤上也可以。駐紮好軍隊,瞭解並佈置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