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部分

一邊聽一邊搖頭,看來那位李焉代表知道他沒有說真話。周仲孫當時心裡想到過一個叫做應思遠的南平太守,當時他心裡想,我還沒有怎樣在意,我並不知道南平郡在哪裡,只知道既然是個太守,那麼南平就是一個郡的名稱了,相當於今年的一個市的大小。而周仲孫當時想到的是,應思遠還是天門、武陵兩郡太守,他一個好傢伙同時兼任了三個郡的太守。說到武陵郡我便被吸引了,我可是現代生活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的陰魂,說到自己身體生活的地方,哪裡有不注意的。

周仲孫沒有交待他知道的應思遠的經歷,但是我附體到周仲孫身上便知道,應思遠後來從三郡太守調到朝廷建康都城,又出任江州刺史,他是一個與周防陶侃同時期的人物,屬於周仲孫曾爺爺時期的東晉官員,那時候應思遠做太守的時候,東晉都還沒有成立,成立的時間已經在應思遠調到朝廷裡去的時間了,我當然明白了應思遠這個人,對於我個人是需要注意的,畢竟他是古代常德的一個官員,而應思遠最後調動到都城裡,對於東晉開國是有過參與的,其中發生什麼事情,我當然要追查,要不然我憑什麼作為調查東晉年代產生罪惡動機的線索。

此刻餓著肚子,周仲孫倒是想起應思遠,我有些想移動到周仲孫身上,知道他此刻為什麼說出應思遠,可是我剛才移動到看守身上,已經傷了陰氣,暫時不能移動了,只要聽著周仲孫接著繼續說。看守便不斷地問,故意做出聽不懂的樣子詢問周仲孫,周仲孫先是說了一堆東晉朝廷君臣到他這個世代官員身上,如何的勉力勸農。我一聽明白了,這是還在給自己臉上貼金吶,以為看守沒有文化好糊弄是不是?大概這個傢伙又要想逃跑的主意了。我哪裡那麼容易給他打發,看守繼續聽周仲孫糊弄,勸農就勸農吧,說說看怎麼一個勸農法子了,周仲孫要是真的有貢獻,我還希望是的呢,要不然李焉一夥兒?冤枉了好人不是。

中國一直就是農業大國,勸農的經驗應該很多的,只有在戰爭年代,勸農是貢獻最大的,這樣的人往往是值得懷念的古人,就算到了現代,現代人哪個又不是要衣食父母的,難道就不要勸農麼,只是現代人認為自己的功課比較多,動不動這裡那裡的專案,不過,對於農業的重視那是自古未聞的,古代哪裡有不收農業稅的,前面不是說周仲孫交待《司馬法》,說是稅是用來支援工商業發展的,現代社會可以相反,用工商稅收來支援農業的穩定。

這一說到勸農,我就想到很多,很多都是關於古代如何指導農業生產的學問,看來還是要複習複習為好,?把精華當作了糟糠扔掉了。周仲孫為什麼要說到應思遠呢,我本來就非常想聽到他怎樣說應思遠,這傢伙今天是餓昏頭了怎麼的,居然說他還記得當年應思遠曾經給司馬睿上奏,奏書中說:“夫一人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飢者……”,嘿嘿,我一聽這話開頭說得真好啊,少了一個人種田,就會有跟著餓肚子的,看著周仲孫餓肚子的樣子,好像是有些悔意在臉上,這才像話,周仲孫接著對看守說出了心裡的話,說他爺爺周撫當年,要是不去帶兵打仗,專心在老家江西專門指導種田,今天周家的後代就不會在山林裡餓肚子了,到了寧州益州,要是心裡有當年的事情,也不會放任各個部族的生產而不管。周仲孫還說,他一直以為現代就不是勸農的年代,別人都在投機倒把,他幹嘛要勸農,勸農沒有任何好處,現在才知道好處在哪裡了。

不過周仲孫的表情接著又有些變樣,我從看守的眼裡捕捉到他眼神的細微變化,這是說明他心裡還知道一些應思遠?的事情,經過分析,我認為這是當年應思遠和陶侃還有周撫這個第二代之間打交道的往事,透過父輩轉移到他這裡來了。看守居然也有表示,看守雖然是班家部族獵手那又怎樣,他同樣也有父輩的經驗傳下來,看守說當年周家居然教導班家部族壞習慣,原來部族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