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知身境有元神化顯,在知心境有七情之心,但是知道境呢?卻沒有一個道。陸正還是停留在身心相合之境,只不過神識化為神念而已,但神念和神識在根本上並沒有任何區別,只是感應更為清晰,心念更為化實罷了。不由讓他感嘆,其實天地之間無有一物可稱為道!

如果硬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這一層身心相合的境界變得更為穩固,自我在這紛紜之中更為清楚,於所見所聞,和以前不同,不再是萬物,而是觀萬物為萬法。觀萬法之行於天地之間。之前所清晰的以萬物為我存身,萬物即是天地,在此時卻錯了,天地變得模糊而遠。萬物盈滿天地變得更為切近而清晰。

所以,如果說知道境有什麼是道,陸正只怕會說,沒有!若有,萬物皆是。萬物即是。

萬物之中有能飛天者也有不能飛天者,陸正在知道境,觀萬物而知其法,就能學萬物之法。這就是知道境的妙處,恰恰不在於有,而在於無。我無所以我能有,我能學所以我能會。

而萬物之中能飛天者方法也是不同,鳥兒振翅,流雲隨風,一切都是可學。也許有人要問。鳥兒能飛,因為鳥兒體輕,而且長有翅膀,陸正是個人,他怎麼能學鳥兒飛呢?答案恰恰是,能!

陸正當然不是鳥,但是卻可以變成鳥,之前白衣人師父就交給陸正變化之術,但彼時陸正只能學到改換筋骨肌肉,變異體徵。但是入了知道境,卻能突破原來的形神運轉之道,以煉化形神之法真正變化自己的肉身成為一隻真的鳥,這才是真正的變化之術。

除此之外。陸正此時也不僅能夠收斂一身氣息,而是真的能夠做到隱去身形,不是以幻術欺騙對方元神的障眼法,也不是以七情心融於萬物,就是真真正正的隱身,遁去自己的肉身。散在天地之間。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形神運轉之道的修行上,這也就是為什麼修行人入知道境那麼難,而天地之間就是如此,越是難以成就的,在成就之後,所得到的東西自然相對的就是更多。知道境在修行人口中也被稱為萬法境,表示一入知道境,萬法具足。

但是所謂具足,只不過是說一種能力罷了,至於是不是真的通達萬法,還是需要一樣一樣去學習之後,熟練掌握才行的。天地之間,永遠沒有一悟而具足之事,只有行而成就之事。

陸正目前的形神運轉之道得自道門陰陽八派,也就是所謂的八種道身,他在定中參悟,最先成就的是火身,這倒不是他自己的緣故,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有火靈神樹中的火之神在身,所以在火之神的幫助下自然而然成就了火身。之後又參悟了風身,所以他在定中剛起感覺道建木林之中出事的的時候,用的就是風身,化身為風,飛天而至。當然陸正也分別成就了其他六種道身境界,只不過只是初入,還遠遠不明其中的奧妙,使用十分不熟悉而已。

除了這兩種本領,此外便是煉器之道了。白衣人師父曾經對陸正提過一個詞,叫做眾生之身,這是御龍訣對知身境所最終真正成就提出的境界,而在知心境所最終成就的則是眾生之心。這兩種提法,都是陸正在其他的陰陽八派的法訣之中所沒有提及的,不僅如此,包括陰陽八派法訣之中所涉及的一切佛門或者其他世家的法訣之中,也都沒有提到這兩個詞,這是御龍訣修行所獨有的境界。

白衣人師父在定中告訴陸正,當初聖宗傳下御龍訣的時候,為什麼定下知身、知心、知道、知命、知天的種種名稱?所謂有名即有義,不同的名詞代表背後的道理不同。御龍訣稱知身境,並不說要知己身,或者知人身,那麼只要是有身,就需要去知,隨所遇見取知。成就此後步步修行,層層境界精進突破之基礎。

所謂知身之道,知他人之身前需先知我身,知我身之後方可知他人之身,乃至由此而知生靈萬物之身。煉器之道,也是如此,需先知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