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程度,這樣招搖,容易引來種種仇恨。
齊無用脫離天宗之事,在整個道門之中自然掀起波瀾,至於其中的緣故,天宗並沒有解釋什麼。當這件事發生之後,岸無涯想清楚了背後的來龍去脈,他首先第一件事便是迅速到了道海三山,向淵無咎稟報了這件事,他當然沒有說出自己的猜想,但是這樣的舉止已經能夠證明他應該猜到了一切。
但出乎岸無涯的預料,淵無咎對此表現的十分冷淡,也沒有指示自己對此加以遮掩,只是又說了一句知道了,其他便沒有多話了。這簡單的三個字,便讓岸無涯知道,淵無咎是知道一切的,他早就知道齊無用是滌玄天故意安插在他身邊的。
所以當道門中人得知了這件事之後,心明眼亮之人自然隱約就有了各種猜想,畢竟誰的腦子也不比岸無涯來的不好用。而就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地宗宗主含弘光便和淵無咎不和,道門各宗便開始離心了!
岸無涯知道,以君行庭之心計,必然也能猜到幾分齊無用之事的背後,一定正因為如此,他才對淵無咎產生了恐懼,才會表現出眼前的臣服。這很自然,明白了淵無咎所做的一切的人,無一不會感到恐懼的,做成了那麼大的事情,偏偏在登上忘情天大位之前,卻好像無一件是他自己主動而為的,在眾人眼中,好像是時勢所迫,將他推了出來一般,可見淵無咎對天地之時的修行!(未完待續。)
第七十三章 身殘事缺竟不成
命途如流,隨人自取,在各自不同取捨之中,便是各自的命運道途。如果淵無咎算是一個真正的善時者的話,那麼在岸無涯的眼中,君行庭不過是一個伺機竊時之輩罷了。他還從未將君行庭放在眼裡,一個能夠因小利而明目張膽縱容弟子坐下種種惡事之人,並不可能走得太遠,到最後必然是倒於眾人所推之下。
因此岸無涯的目光和君行庭一擦而過之後,他便將目光落在了風宗宗主隨無距和雷宗宗主驚百里的身上。修行界傳聞之中,風宗宗主善懦無見,雷宗宗主外粗內細,對此岸無涯也是有一定的認同的。兩人雖然都是一宗之主,但很巧合的是都未免少了一些身為宗主應有的氣度,往往糾纏細碎而不能決。在岸無涯眼中看來,他們是難以成就大事的,即便驚百里此人的確心細善謀,但是太過感情用事,很容易被人所趁。
掃視了一遍在場之人,岸無涯的用心當然不只是一個個去給每一位宗主下評判,他是在判斷這一次天意花降世,在座的幾位宗主究竟真實的心態是如何,到底會不會對天意花有染指之心。他自己當然是沒有任何想要得到天意花的心思,倒不是因為他不想,而是他十分明白淵無咎的心思,所以才不敢去想。
淵無咎早就向修行界傳出他的態度,此次他只是來維持天意花現世之時的安寧,令天意花能夠自行選擇宿主,並清楚表示自己不會與修行人爭奪天意花。淵無咎說的只是自己不會爭奪,卻並沒有向修行人保證,道門其他宗門的宗主和弟子不會爭奪。雖然他是代輔天之尊,不僅無權,也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代替道門其他的宗門表達自己的態度。
但假如淵無咎想要以道門之力維持天意花降世之時的秩序,當然最好是整個道門都不參與天意花的爭奪。否則這樣一來,倘若到時天意花選中了道門之中的弟子,豈不是成了淵無咎集道門所有宗門之力與修行人爭奪天意花嗎?
雖然說道門弟子當然有爭奪天意花。成為宿主的資格,但是不管怎麼樣,如果真的出現道門弟子來爭奪天意花,對於修行界的修行人來說。只會覺得淵無咎不過是故作姿態,強行以道門之力脅迫修行人,爭奪天意花。今日之所謂維護秩序,在修行人眼中不過是成了一種變相爭奪天意花的託詞罷了,不管淵無咎用心究竟為什麼。到最後縱使無私也成了有私,一眾修行人必然心懷怨望,絕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