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6章 【摻沙子】

攻下奧斯曼帝國之後,從世界範圍內來看,能數得著的大國,也就剩下波斯帝國了。 至於東非的衣索比亞帝國、馬達加斯加王國,西非的達荷美,中非的卡曾貝帝國,南非的卡隆加馬拉維帝國等,都不過是撮爾小國,並不值得一提。 而天竺現在也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分裂成為無數的邦國。直到二戰之後,天竺才實現了統一。 至於澳洲、北美、南美現在都還是殖民地,並沒有建立自己的國家。因此可以說,除了波斯帝國之外,項南基本上已經統一了全球。 因此他隨後大手一揮,大軍繼續東征。 波斯帝國也曾經顯赫一時,公元前六世紀,大流士一世東征天竺,西征多瑙,南征埃及,打下了橫跨亞非歐的超級帝國,盛極一時。 不過公元前二世紀,波斯帝國被馬其頓帝國覆滅。之後由於亞歷山大大帝的去世,馬其頓帝國分裂,其部下塞琉西一世在波斯建立塞琉古王朝。 在之後安息帝國、薩珊王朝、阿巴斯王朝、花拉子模、蒙國帝國、帖木兒汗國等諸多勢力都曾經統治波斯。 之所以這麼多勢力都對波斯如此感興趣,主要是因為它地處中東的戰略要地,連線中亞、東亞、西亞。無論是歐洲勢力往東打,還是東方勢力往西打,波斯是永遠是避不開的所在。 但其實波斯境內多山地,多高原,沙漠和荒地的面積,佔到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這種地理環境,甚至相比天方半島都不如。 也因此,它的戰略位置雖然重要,但其實這塊地區還真不富裕,國力也並不算強大。 最簡單的例子,就在幾十年前,中亞的一位酋長就因為傳教的事而反叛,攻入波斯,覆滅了當時的薩法維王朝。 一個能被治下的部落酋長推翻的王國,實力強弱可見一斑。因此面對項南的大軍,波斯帝國根本沒有能力反抗,乾脆利落的認輸。 再之後,項南又攻下統治中亞的杜蘭尼王朝,基本上算是打通了從西域走南線到歐洲的道路。 …… 打通了西域、歐洲的道路之後,項南隨後命人修建從歐洲經奧斯曼、天方、波斯、中亞的鐵路。 如此一來,就可以將西域與中亞、中東、高加索、小亞細亞、南歐等聯絡在一起,成為一個串聯的整體。 這樣對帝國的統治都會變得方便許多。而且也會加強物資、人員、文化的交流。 至於南亞的天竺,項南都沒太使力。因為天竺現在最大的帝國莫臥兒帝國,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了。 莫臥兒帝國是帖木兒汗國覆滅後,其後裔巴布林攻入天竺建立的,一度曾經統一了整個天竺。 但是到了十七世紀,由於國王管理不善,再加上肆無忌憚的貪汙腐敗,壓榨百姓,使得各地起義不斷,令莫臥兒帝國風雨飄搖。 到了十八世紀,天竺各地都有土邦獨立出來,也使得莫臥兒帝國分崩離析。 如今雖然還未覆滅,但卻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就連中亞部落的酋長,都敢時不時侵犯邊境,找找莫臥兒帝國的麻煩。 也因此十八世紀,英格蘭、法蘭西、葡萄牙、荷蘭等國相繼殖民天竺,而天竺諸土邦面對持有先進火器的列強,根本無力反抗,只得不停的割地賠款,任由列強宰割。 所以,項南征服天竺都沒有費多少功夫。 他的大軍,聯合統治安南、真臘、寮國的交趾宣撫司,幾個月時間就把天竺滅了。 而天竺人口當時有兩億八千萬人,甚至比大清人口還多一大截兒。這些人口剛好成為修建歐亞鐵路最好的人工。 隨後項南發動了千萬人來修建亞歐鐵路,並且將其中近一億人移民到歐洲、中東、中亞等地。 這是項南向英格蘭人學得。 英格蘭人最喜歡往殖民地摻沙子。比如他們在統治蒲甘期間,移民了大量的天竺人過去。因為雙方文化不同、風俗不同、信仰不同,使得雙方簡直水火不容。 再比如他們在二戰後把希伯來人移入中東,令得雙方几十年來都是劍拔弩張,到現在還沒有消停的跡象。 天竺人信仰婆羅門教,歐洲人信仰基督教,中東人信仰天方教…… 而民族主義,是基於同民族、同文化、同風俗、同信仰、同國家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