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節?”
“唔……”
聽到這話,許鑫的眉頭皺了起來。
想了想,他說道:
“……先排除威尼斯吧。”
齊雷一愣。
“我還說推薦你去威尼斯呢。”
“……為什麼?”
“最佳影片啊。你都拿了導演了,這片子你不說是金風玉露一相逢麼?信心既然這麼大,那就去金獅獎那爭一爭唄。要是能拿到最佳影片,或者說影帝、影后也能上的話……那你可能就是天朝影史上最年輕的威尼斯大滿貫得主了……”
雖然他這話挺理想化的。
可道理確實也不糙。
他現在不缺導演的個人榮譽。
但如果能拿到最佳影片,那麼含金量肯定會往前跨一大步。
可許鑫在聽到這話後,卻依舊搖了搖頭:
“如果可以,我想去柏林。前提是時間來得及的話!”
“……”
齊雷的眉頭這下皺了起來。
“去柏林?”
“對。”
“原因呢?”
“原因就是……”
想了想,許鑫說道:
“你留意了沒,今年的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是哪部?”
齊雷幾乎沒什麼思考,便直接回答道:
“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納德與西敏:一次別離》。”
“嗯,影帝影后呢?”
“還是這部電影的幾個主演……呃……”
忽然,他似乎明白了什麼,眼睛猛然瞪大:
“你的意思是……”
“嘖。”
許鑫忽然發出了一聲感嘆。
“齊哥,你真的應該來現場看看。如果你來現場,你就會知道我為什麼想去柏林了。你知道這幾個人在一起碰撞出來的火花有多強麼?……簡直是爆炸!大爆炸的那種!這片子咱們一開始是按照8月份開拍,12月份差不多結束的計劃。結果……一場颱風下來,所有雨天的戲就都拍完了。幾乎沒有ng,沒有笑場……這些人只要在一起,就跟火星撞地球那樣。嘭嘭嘭!”
他的嘴裡發出了誇張的擬聲詞。
表達著自己對於這部電影演員的鐘愛。
“和戛納的老古板不同,柏林沒有所謂的“一獎一得”的限制。他們的態度更包容,真的……比如說,我這部電影拿到絲綢之路上來選。在影帝名單上,段毅宏、辛小豐、楊自道這仨人,我真的一個都放棄不了。
所以……我想去柏林。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主演,另一方面……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二選一的問題……在威尼斯我不是已經拿過一個了麼。這次,我想去柏林試試,如果能拿到,那麼下次,我就會去戛納。”
說出這話時,明明平時甚少真正表露出自己內心情緒的許鑫,眉宇之間也忍不住漂浮起了一抹嚮往的神色。
“目前……包括老頭在內,還沒有人集齊三大備身的導演榮譽,對吧?無論是老頭,李桉,還是王佳衛、候孝閒他們,都沒有。我想試試。”
一句簡簡單單的“我想試試”,徹徹底底的暴露了他的野心。
其實他說的並沒有錯。
華語……或者說亞洲影壇內,為首的中、日、韓三國裡面,各自在歐洲三大有所斬獲的電影導演並不少。
但唯獨,目前還沒有一名導演,能夠同時獲得威尼斯、柏林、戛納三個電影節的榮譽。
而目前來看,最有希望拿到這個獎項的人,是老頭和韓國導演金基德。
老頭呢,靠著《我的父親母親》,拿到了銀熊。《大紅燈籠高高掛》,拿到了銀獅。而戛納方面,雖然按照含金量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