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我在電影節的轉播畫面裡看到你了。哈哈,我以為今年你會帶一部新作品來,真是遺憾。”
剛回到房間,許鑫就收到了傑絲敏·特麗卡發來的郵件。
而如今的他,英文水平已經可以做到日常交流,加上對方發的也是英文,所以他不需要艾晴來翻譯,直接用郵件回覆道:
“很遺憾,傑西,我的新作品還在拍攝中呢。要明年才能看得到。”
“是啊,真遺憾。電影節結束了,要不要來我家做客?安東尼奧上次聽你說過之後,特地去買了outai,想要和你一起喝一杯。”
“這次不行了,明天我要去羅馬,後天有一場演出要參加。”
“?等等,你要去羅馬?”
“對啊。”
“我就在羅馬!”
“????”
“我現在剛拍完一部電影,本來打算明天回威尼斯呢。你要來羅馬嗎?那來我家做客吧。怎麼樣?安東尼奧很想和你喝outai。”
安東尼奧·皮亞魯力。
她的丈夫。
對方並不是影視圈的人,而是一位心理醫生。
當初傑絲敏·特麗卡就是因為拍攝那部讓她在整個歐洲聲名鵲起的《兒子的房間》後,陷入了心理問題,去尋求醫生的幫助,與他結識。
倆人從醫生與病患發展成了情侶、戀人,最後步入婚姻殿堂。
上次來威尼斯的時候,許鑫去她家做客。
那會兒英文還不咋地呢,都是艾晴幫著翻譯。和安東尼奧聊了很多關於天朝哲學上的事情。
安東尼奧覺得天朝的哲學,在邏輯自洽的心理疏導上面,某些方面要優於西方。倆人聊了不少,酒喝的也很愉快。
相處起來很融洽。
而面對她的邀請,許鑫見大家竟然能在羅馬湊到一起,便不推辭了。
回覆道:
“好啊,那明天什麼時間?”
“你這邊有幾個人?”
“我,還有上次的劉,還有艾米麗(艾晴)和兩名助理。”
“哈哈,我喜歡人多,人多才值得我親自下廚。剛好我也約幾個朋友,他們也都很喜歡你的作品。明天我會用我最棒的廚藝招待你的,明天見?”
“好啊,明天見。”
“晚上7點,不見不散。”
結束了和她的郵件,許鑫開啟了微信,給劉一菲發了條資訊:
“你還記得傑絲敏·特麗卡麼?”
劉一菲那邊延遲了一會兒才回複道:
“好像有些印象,去年在酒會上,咱們見過吧?”
“對。她還是去年的評審。剛才邀請我明天到羅馬後去她家做客,也邀請了你。”
“什麼時間?明天咱們還要去買衣服。”
“晚飯。”
“好。”
“ok。”
許鑫回了個韓國人震怒的手勢:
“那早點睡吧,晚安。”
“晚安。”
……
“見面肯定不能空手去。咱們還得買點禮品……得去趟唐人街。”
飛機上,聽到許鑫的話,看著窗外的劉一菲回過了頭,說道:
“好。”
“嗯,你說送點什麼好?”
“特產唄。不過這邊能買到咱們心儀的特產麼?……要不你送茅臺?”
“人家今天就要用茅臺來招待我……”
“拿五糧液唄。”
“……你敢稍微再動點腦子不?”
聽到許鑫的吐槽,劉一菲微微一笑,聳聳肩:
“反正我只是添頭,你是導演,你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