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700.陳導

用陳珂辛的話來講:

「老實說,我其實不太看好大陸的下一代演員。」

看到許鑫微微歪頭,似乎對他這個說法有些質疑的樣子後,他說道:

「阿鑫,你有沒有想過香江電影演員,和大陸電影演員的區別?我指的是本質上的區別。」

聽到他著重強調的最後一句話,許鑫略微思索了片刻,便給出了自己的答桉:

「生活戲和舞臺劇的區別。」

陳珂辛的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

「沒錯沒錯,就是這種區別。香江的這些演員可能都有很大的缺點,比如他一開始可能連走位都不會,普通話也不標準,甚至連臺詞都記不住。但……你總能在他們扮演的角色身上,找到日常生活中那些角色的影子。但大陸的演員卻不同,他們是正規科班出身的比較多嘛,演什麼都像是舞臺劇。」

「但這兩者其實是不分高低貴賤的。我一直有個觀點,那就是所謂的演技天才,也只是比別人起步高了一些。最後大家走到的終點其實都是一樣的。」

聽到許鑫的話,陳珂辛用一種頗為認同的語氣說道:

「是,這話是沒錯的。這兩點確實沒有什麼分別。香江的演員雖然不是科班出身,甚至好多人都是迫於生計走上演員這條道路上。他們的優勢就是在於經歷過後的積累。你要演的什麼職業,這個職業我見過,我見過別人是怎麼表現的,我就該怎麼演。這樣大家在熒幕上,就不會覺得很出戏。這是香江演員的優勢。」

「沒錯,而大陸的演員絕大多數其實都是科班出身。他們有過系統化的舞臺劇培訓的經驗。而陳導您這種所謂的「不出戲」,也是科班出身的演員在起步階段要邁過的一個大難題。比起香江演員從小到大經歷的人生百態,我們讀書、考學、進修表演,畢業……這個階段讓我們勢必要在今後的日子裡進行很多把演技生活化的觀察與磨練……」

許鑫用的是和他如出一轍的思路,在剖析著兩邊不同的長處與短處。

陳珂辛認同麼?

自然是認同的。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認同許鑫的「殊途同歸」觀點的原因。

確實就是這樣。

為什麼很多剛畢業的演員大家覺得演技尬?

說白了,就是生活化的不夠。

缺少觀察,缺少體悟。

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便去駕馭這種毫無經驗的角色,表現出來的生疏感便會傳遞到觀眾那。

可同樣的道理……

「過於生活化,非系統科班出身的演員,他們很輕鬆的度過了第一階段後,再想往上走,同樣會面對一道坎。那就是經過系統化培訓、學習,科班出身的演員已經很輕鬆掌握的那些技巧。

我該怎麼模擬,怎麼學習,怎麼剖析人物等等……說白了,大陸的演員是一個瓶子,他需要做的就是填滿自己。很多人會在這種「填滿」之中,被淘汰出市場。

而香江的演員就像是木桶效應,他們有水,一開始積累的會很容易,可在抵達了那塊短板後,他們同樣也需要補全那塊最短板……兩者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是的,是的,沒錯。」

陳珂辛一邊點頭,一邊推了推自己的眼鏡,然後繞回了倆人最開始的問題: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會說,我並不看好下一代的演員。因為……國家在越來越強大,你懂我的意思嘛。你想想看,香江才多大?一開始的演員們,大家都要從那些戲班、武行裡找。

後來電影在進化,大家不喜歡人物過於臉譜化

的演員啦,於是,忽然一下,香江就多出了好多……那個詞怎麼形容的?……草根?忽然多出了好多草根演員。ok,大家認識了阿星,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