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覺得這個提議甚好,不說別的好處,至少他當了刺史之後,整個平州,就再也沒有人能命令他下雨天出門了。
南陽
張獻在發愁,來到南陽有日子了,南陽災後重建以及災民安置等事宜進展緩慢。
因為他知道自己帶來賑災的糧食數量有限。
他到南陽後的第一步,就是組織人手,對官府糧倉所在進行開挖。
官府糧倉一般都建在通風乾爽的高地,並且遠離河溪。
此次南陽地動,地貌有所改變,河水倒灌,淹沒過糧倉所在地。
據有經驗的老師傅估計,被埋在地下的糧食,即使挖出來,估計都發黴發爛了。
很多人聞言,都不抱什麼希望。
但張獻不到黃河心不死,沒親眼見到,他始終懷抱一絲希望。
那麼多糧食呢,但凡有一部分能用,也是好的。
但是結果終究還是讓他失望了。
之後,他便將工作重心放在救治安置災民身上。
張獻早就知道賑災是一個繁瑣的工作,投入大,見效慢。
他已經按照以往朝廷的賑災方式開始安置災民,以工代賑的辦法也用了。
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賑災的糧食已經陸續地到了,甚至第一批糧食已經用光了。
不幹活的,每人每天一碗薄粥。幹活的,能吃兩頓,每頓也就是一碗薄粥,加兩個窩窩頭。
災民們都死氣沉沉的,沒有生氣。
這會災民們衣著還好,但大多數人依舊食不果腹,甚至連一處安身之所都沒有。眼見著天就要轉冷了,要是解決不好,真的會出大問題的。
張獻愁得來回踱步。
他可不想在史書上記上這麼一筆,天和二年,南陽地動,朝廷重臣張獻請命前去賑災,辦事不力,致幾十萬百姓死亡。
不管死因究竟是什麼,是死於地動,還是餓死或是凍死。
他敢說,皇帝為了自己的名聲,一定會把這個黑鍋甩到他和左安民頭上來的。
一想到這,他不由得橫了旁邊的左安民一眼,真恨不得掐死他這個罪魁禍首!
現在張獻就指望呂大人那邊能給他出個主意,讓他把賑災一事辦得圓滿一點。
左安民坐在邊上,他太累了。
張獻這廝不做人,到了南陽,什麼活都推到他頭上來。
他要是敢有一句怨言,張獻直接撂挑子不幹。
他是敢怒不敢言。
這會他也看出來張獻在發愁,他心中冷笑,愁就對了,愁不死你!
張獻:“南陽情況這樣,大家一起想想辦法吧。”
左安民撇嘴,“我能有什麼辦法?”
“你好歹有過協助治理南地水災的經歷,就不能想想有沒有什麼可用之策?咱倆商量著把這問題解決了,否則南陽災後問題處理不好,回長安後,我固然會讓皇上覺得不堪大任,你也難辭其咎。”
左安民依舊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天塌下來,也有張獻這個主官扛著,他的罪責肯定會比張獻小,他急什麼?
“你身為副官,責任確實沒有我這個主官大。但如果加上識人不清,貽誤國事呢?或者公報私仇,沒有大局觀,誤國誤民。”
聞言,左安民的神色漸漸凝重,他怒視張獻,這廝真是死也要拉他當墊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