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輕聲說。
昭姬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見過魏王了,寺人幫她脫了鞋子,她深吸了口氣,緩緩的踏進了殿內。
殿內的光線很昏暗,昭姬走了兩步,就跪在地衣上,向大殿盡頭的魏王行禮,“女兒昭姬拜見父親。”
按制女兒在出嫁之前,做父親的要有一番叮嚀教誨。
魏王沒有讓昭姬起身,便示意讓寺人將那番叮囑宣讀出來,無非是“萬事恭順,行無差錯”的話,昭姬於是跪坐在地衣上半垂著頭靜靜的聽。
寺人讀完了之後,一些小寺人們又搬出一些玉飾金器,這是魏王特別為昭姬新增的陪嫁。
昭姬恭謹的謝恩了。
突然魏王說,“昭姬,你過來。”
昭姬愣了一下,“是。”慢慢的向大殿深處走去,剛走了幾步。
魏王又說,“到我身邊來。”
昭姬半低著頭跪在魏王面前,心裡砰砰直跳。
魏王伸出一隻手託著昭姬的下巴,將昭姬的臉抬了起來。
那隻手冰冷滑膩,讓昭姬心裡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昭姬努力讓自己不要露出其他的表情,只是看了一眼魏王,還是常帶的面甲,便垂下來眼瞼。
魏王靜靜的端詳了片刻說,“你長得很像你的母親,而且比她還要聰慧。”魏王看到昭姬的眼睫抖了抖,低沉的笑了幾聲,“你是寡人的女兒,是大魏的王姬。還有什麼可以畏懼的?”
昭姬驚異於魏王話語中少有的溫柔,抬起眼瞼直視魏王的眼睛,只看到一雙熠熠生輝的雙眸,“是,女兒明白了。”
轉眼就到了昭姬出嫁的日子,所謂送婚使者,應該將公主送到焉國的都城,然後在都城等候三個月,等到焉王帶著新娘在焉國宗廟祭告祖先,舉行廟見之禮,封昭姬成為正式的焉國王后以後,送婚使者才能帶著送婚的馬車回到焉國。但是太子旭畢竟是魏國太子,只能將昭姬送到魏焉兩國的交界,然後再由真正的送婚使者將昭姬送到焉國王城。
魏國的王宮自昭姬送嫁後,魏王下令王宮內三日不得熄燈。這以是上古嫁女的禮節了,今時除了一些恪守禮節的世家小國,幾乎無人遵循。可是魏王卻突然下了這樣的王令,彰顯他對昭姬的寵愛,卻讓人更覺得他喜怒無常,畢竟昭姬既是早嫁又是低嫁。
這一路上,昭姬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婚車中,有時候也會女扮男裝騎會兒馬散散心。太子也儘量陪著昭姬,有時也和昭姬談論焉國的事情,焉國在先王時曾經亂了幾年,當時先王的父王沒有嫡公子,為政又昏庸,幾個庶公子便覺得人人都有做王的希望,爭鬥不休,結果是先王聯合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焉湦鬥敗了其他的公子,又因自己的妹妹焉氏已是魏國王后,得到了魏國的支援。勉強穩定了焉國的局勢,總算是太平了七八年。
等到先王薨逝,太子也就是現在的焉王繼位後,王叔湦仗著自己曾經有擁立先王之功,和這些年在朝中經營的勢力,越發不把焉王放在眼裡。於是焉王便讓自己的庶兄公子允打著請平的名義出使魏國,實際上就是為了向魏王求親。
“所以,我去了還有的忙啊?”昭姬支著小腦袋望著車外的風景,從都城出發已經十幾天了,她從小到大還是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
“能扶持焉王站穩腳跟固然不錯,但是也不要太勉強了,畢竟是你魏國的王姬,即使焉王被殺,你也不會受到傷害的。”太子旭又低笑了兩聲,“而我的妹妹又怎麼可能做過分的事呢?”
此時王姬的婚姻不是用來和其他國家聯姻,便是下降臣子,籠絡世家。出嫁的其他國家的王姬,如果國君丈夫在政鬥中死去,一般也不會被殺死,甚至還有被繼任者繼續尊為王后的情況,畢竟這是兩個國家的聯姻,具體的聯姻物件是誰,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