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捏目所見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鏡臺,是第二月,也就相當難得了。

所以外面五欲六塵的境界,確確實實與自己心性沒有關係,這個道理要是明白了,自然‘來不豫計,去不留戀’,這有多自在,多自由!境來的時候沒有歡喜心,也沒有期望我要等待著它;去了,心裡也沒有煩惱,不留戀。就像明鏡照物一樣,來的時候,明鏡沒有歡喜;去的時候,也沒有煩惱。幾時我們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能做到這樣,我們在佛法裡面,基礎算是打好了。好像蓋大樓,地基已經打好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如如不動,這是何等的重要!當然我們都想得到這樣的功夫,可是話說回來,這個功夫真正修學起來,又談何容易。難與易,在於我們自己的誠心,如果我們誠心地去做,就不難;假如我們放縱地去做,那就難了。我們不認真,馬馬虎虎地做,很難有績效。下文是祖師教給我們對治的方法。

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心裡面妄想分別、貪瞋痴慢的念頭,只要一動,馬上就要對治。這種念頭一動就是病。在這一動念時,立刻就下針砭,要治療它是很容易辦得到。必須要想法子對付它,‘剿除令盡’。

如與賊軍對敵。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須斬將搴旗。剿滅餘黨。其制軍之法。必須嚴以自治。

這個比喻很好懂。把煩惱比喻為‘賊’,這是佛經常用的比喻;六種根本煩惱,也稱之為六賊,因為它能賊害我們的真心本性。把我們真如本性裡的功德智慧都障蓋住,而不能現前,所以把它比喻為賊。也有的地方,把六塵比喻為賊,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若心執取,這些也能染汙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對待煩惱,對付五欲、六塵,正‘如與賊軍對敵’一樣。我們要是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戰勝我們;換句話說,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我們要能夠戰勝了,我們就是聖人,就是佛菩薩;要是敗了,就是凡夫,還是在六道輪迴,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所以對付五欲、六塵,要像作戰一樣,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們的本性,而且要把它消滅得乾乾淨淨,這功德才能算圓滿,才能夠成就。‘其制軍之法’,就是平素對自己的訓練,自己訓練成一套看家的本事,來對付五欲、六塵,對付無明煩惱。

以上是修行理論的依據——祖師教我們破除妄念的方法,應當常使我們的心‘虛明洞徹,如鏡當臺’。如果做不到,怎麼辦呢?印祖又教我們,應當在妄念剛剛動的時候,就要覺悟,才能把妄念止住。所以好比作戰一樣,不但我們要阻止敵人侵入我們的疆土,而且還要把敵人消滅乾淨。一般講,掃除賊寇當然要靠兵力,而平素練兵,要‘嚴以自治’。換句話說,一定要嚴格自治。

毋怠毋荒。克己復禮。主敬存誠。其器仗須用顏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

怎樣‘嚴以自治’呢?在古人當中,舉三個具體的事例給我們看。我們要想道業上有成就,在德學上有所建樹,看看古人是怎樣做的。首先教我們‘毋怠毋荒’,‘怠’是懈怠(懶惰),‘荒’是荒廢,這是求學修道很大的障礙。懈怠、荒廢必然不能成就,這兩點首先要戒除。可是這兩點確實很不容易戒除,十個人中恐怕就有五、六個人有懶惰的毛病。我們怎樣才能對治懶惰呢?如何對治荒廢?對治的方法,就是要從‘克己復禮’做起。首先克服自己的毛病,就是前面所講的兩大毛病——懈怠、荒廢。

‘主敬存誠’,這是老法師教誡學人,成敗關鍵的所在,就在‘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