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要有能力拒絕物質上的誘惑。由此可知,五欲六塵包括在‘物’字裡面,五欲六塵誘惑我們六根,我們六根跟它格鬥,要能夠抗拒它,不為它所動,不為它所誘,這就叫做‘格物’。我們想想,我們六根要被六塵所動搖,那裡還有智慧!沒有智慧,就迷惑了。要是有智慧,就不會被物慾所動搖;所以格物之後,才能致知,正知正見才能現前。這一個‘知’就是智慧,本性裡面的智慧,而不是世間的聰明才智。為什麼不是世間的聰明才智?因為這是從格物裡面得來的;世間聰明才智,沒有格物的功夫。可見得這個‘知’,即是佛法裡面講的“覺照”,就是這個功夫。

‘由致知而克明明德’尤注說:“因覺照而回複本具真心,照曜天地之本能。”這就是我們的‘明德’,在佛法裡面就是恢復了本性,是禪家所說的明心見性。我們要知道,明心見性,孔老夫子也做得到。為什麼他能做到?功夫路子正確,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誠意,由誠意而正心,所以才能明心見性,而後發揮全體大用;大用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老夫子所教誡的,就是菩薩道!後世人不如孔子。為什麼不如?不懂得格物兩個字怎麼講法。你看後來的大儒,將格物看作研究物質的道理;研究物理,變成現在的物質科學——完全用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去研究,觀察外面的境界、物相,那怎麼能見性呢?怎麼能得到真智慧呢?換句話說,怎麼能得到聖人的智慧?可見一個字錯解了,根本一錯,後面完全都錯了。格物就是“格正物慾”,古大德司馬光就是這個說法。他是宋朝的宰相,也是個學佛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大居士,他的講法與佛法的講法沒有兩樣。

‘誠明一致’,祖師在這一篇序文裡面,一開頭‘聖賢之道,唯誠與明’,就把這兩個字標出來了。誠明要一致,這就成聖了。‘誠’是定、是體;‘明’是慧,是用,誠明一致,就是定慧等用,也就是體用不二,這才能證入。佛法裡面講證、講入,《華嚴經入法界品》說的不二就叫入。誠就是明,明就是誠,誠明不二;誠是體,明是作用。我們應當從那裡修起?要從‘誠’字修起,誠了就會放光明,若要從‘明’上修起,就不容易,相當之難,明瞭這個道理,可見得千經萬論、無量的法門都是教我們修定,修定就是教我們學誠。

前清曾國藩先生解釋‘誠’字,他的定義是:心裡面沒有一念的時候叫做‘誠’,動了一念就不誠了。心裡面一念不生,這是定,在佛法叫做“三昧”現前。可見得儒家並不是不懂,他懂這個道理。可是現代人對這個字的真正意義,還有許多人不知道,說到‘誠明’,都覺得我很誠心,以為自己心很誠,以為自己很明,看東西大概不會看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他還以為很誠了,這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沒有顏回的反省功夫,沒有曾子、蘧伯玉每天檢點自己的功夫,自己有了過失還不知道,所以沒有成就。如果曉得自己的過失,天天改進自己的過失,得到“定慧等用”、‘誠明一致’的時候,我們就不知不覺轉凡成聖,證得聖果了。

二、鈍根斷惡修善——漸修

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當效趙閱道。日之所為。夜必焚香告帝。不敢告者。即不敢為。

‘根器陋劣’,是指“夙障深重之鈍根眾生”。這是過去世造的罪業太多、障礙太重,這一類的眾生不容易入道。那怎麼辦呢?還是要自己努力認真去做。再舉出一位前賢來做榜樣,叫我們學他。他是宋朝人,姓‘趙’名挘��牡饋�撬�暮擰K�墓俳鬃齙接�罰��韻衷詰惱�翁逯評此擔�嗟庇詡嗖煳�薄K�暗�啦槐莧▊啠�背鋪�嬗�貳S位魯啥跡�砸磺僖緩鬃運妗N��蛞祝�峽り倘唬�蘊�由儔V率恕薄!爸率恕本褪竅衷謁檔耐誦藎�誦蕕氖焙蛩�墓俳資翹�由儔#��由儔>褪翹�擁睦鮮Α!白溱智逑住保�逑資勤趾擰N頤侵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