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方法。我們每個人都想求福、求慧,都希望遠離災難,想得到幸福。“福”是從“行善”得來的——行善是因,得福報是果。可是業障要是沒有除,福也不容易得到,所以先要把業障去掉。求有理論、有方法,世間一般人都在事相上求,都在常數里面求,那怎麼可能求得到?現在雖然知道有變數,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希望,可是畢竟變數並沒有立刻現前!如何能達到這個目的?先要修清淨心,什麼是善?心地清淨是第一善,心地不清淨,縱然修善,善裡面有摻雜、不純,所獲得的福報很有限,就是講消業障,也消得不夠徹底,消得不很多。

由此可知,心地純善、純淨,非常重要,如何使自己心地恢復到清淨?那就要改過,將自己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的功夫。所以此處教導我們‘未論行善’——我們還沒談論行善、修善的方法之前;‘先須改過’,‘須’是必須,這個字非常的肯定。那麼過要怎麼改法?這裡提出幾個綱領,這些綱領非常的重要。

但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

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知恥近乎勇”——儒家講的大智、大仁、大勇。什麼人是大勇?唯有知‘恥’,才能真正改過自新,才能發憤向上。人要不知恥,那就沒有前途了。我們不要跟一般人比,把標準提高一點,跟誰比?跟諸佛菩薩比。佛菩薩也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他能成佛菩薩,他能得到不生不滅,我們還要搞六道輪迴了?這是大恥辱!

思古之思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

如果我們能常常這樣想,這樣反問自己,‘恥心’就是生,這是改造命運的開端,也是改造命運的動力。什麼力量在推動?這是原始動力,不可思議的動力。了凡先生在此地所說的多半是世間法,世間有大聖大賢——孔子、孟子、周公、伊尹,都是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他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此地的“丈夫”沒有男女之分,能為人之不能為,謂之大丈夫。)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得到,我為什麼做不到?要從這個地方去反省。

在出世間,別人證阿羅漢、成菩薩、成佛了,他們過去生中有無量劫,我們過去生中也是無量劫;為什麼別人生生世世修行,成菩薩、成佛,我們生生世世修行,還是搞六道輪迴?這實在是奇恥大辱!世間恥辱跟這裡是不能比的。‘百世可師’——世出世間聖人都是天人師,佛十個德號裡有“天人師”——此處的“師”就是典型、模範。他可以做一切眾生的模範,做一切眾生的好榜樣。再想想自己‘一身瓦裂’,‘瓦裂’是比喻,就是造惡業受惡報。

了凡先生的好處就是他對於自己的過失,絲毫都不隱瞞,他所講的不是一般人的過失,是自己的過失。他發現了,能痛改前非,這是他的長處,他之所以能成就,關鍵就在此地。第一個大病:

耽染塵情。

‘耽染’就是貪愛、貪戀,貪戀是清淨心受了染汙。‘塵情’是五欲六塵;五欲是情,塵是指六塵,塵也是代表染汙的意思。我們坐的桌椅如果一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塵,天天去擦拭是為除去染汙。我們的清淨心也被欲塵染汙了——財、色、名、食、睡、是五欲,起貪、瞋、痴、慢、疑,這就是染汙。所以佛把外面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就是這些染汙我們的清淨心,這就是病根。如果我們要恢復自性清淨心,這些塵情要放下。世間人最難的就是放下!能放下一分,心就清淨一分;放下兩分,心就清淨兩分。菩薩所以有五十一個階級,實在就是塵情放下多寡不同,而分為五十一個等級。五十一分塵情都放下了,絲毫塵情都不染了,就叫成佛。若還有一分未放下,就是等覺菩薩。這個‘塵情’就是業障。

淨宗講“帶業往生”,所謂帶業往生就是放下一些,沒有得乾淨,還帶一部分去。過去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