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頁

郭嵩燾對左宗棠舊恨未消,這次被責罵,又新增一道新傷。郭嵩燾十分生氣,決定今生不再見左宗棠。

郭嵩燾被激怒後,他很難再客觀理解左宗棠。他不知道,左宗棠表揚人也是這麼幹的,當著許多人的面,不加掩飾地說出來。

1882年1月,左宗棠從兩江總督任上回長沙,專門登門拜訪郭嵩燾。他們不但是兒時夥伴,現在也是兒女親家。郭嵩燾還沒有原諒左宗棠,所以拒絕見面。左宗棠急了,站在門口說:老郭,我們都是快要死的人了!難道還要將那些過節帶到下輩子去嗎?郭嵩燾這才從屋裡走出來,但見面態度依然不冷不熱。

與左宗棠豁達不同,郭嵩燾記仇。左宗棠死後,郭嵩燾心中依然疙瘩,他送的輓聯,這種心跡表露無遺:&ldo;世需才,才亦需世;公負我,我不負公。&rdo;

&ldo;才亦需世&rdo;是暗示沒有郭嵩燾在樊燮事件中營救,在鹹豐皇帝面前舉薦,左宗棠沒有出頭之日。&ldo;我不負公&rdo;是明確宣佈,自己到死仍不原諒左宗棠。

隔閡如此之深,到底隱藏一段怎樣的是非曲直?

簡單地說,緣於價值觀的衝突。左宗棠的價值原則是&ldo;公大於私,法大於情&rdo;。而郭嵩燾在某種程度上反過來了,至少他堅持認為,&ldo;私有時大於公,情有時大於法&rdo;。

郭嵩燾是中國第一任外交官,也是近代走出中國看世界第一人,飄逸高遠的郭嵩燾,他的思想力、眼界,百年內沒有幾個中國人可以跟上。但他確實如左宗棠所說,不是做巡撫的料。這一點曾國藩也看出來了,他說郭嵩燾&ldo;乃著述之才,非繁劇之才&rdo;。郭嵩燾著書立說是天才,處理官場關係、搞軍事、政治鬥爭,是庸才。左宗棠正是看死了這一點,活活將他從廣東巡撫的位置上拖了下來,免得他卷身官場旋渦,身敗名裂。

同是讀書人,左宗棠是&ldo;軍事家加政治家&rdo;型,而郭嵩燾則是&ldo;書生加思想家&rdo;型。形象地說,左宗棠是一隻老鷹,郭嵩燾是一隻鴿子。

郭嵩燾藝術家氣質很濃。他情感十分細膩,對外界非常敏感,情緒起伏非常劇烈,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如他的字&ldo;筠仙&rdo;,仙風道骨。他與&ldo;燕頷虎頸&rdo;的農夫一樣的蠻牛左宗棠站到一起,差異感立刻就出來了。

今天再看,左宗棠對郭嵩燾的批評,事實證明全說對了,公正客觀得驚人。只是,作為藝術氣質強烈的當事人郭嵩燾,情緒化掩蓋了理性,很難接受現實而已。

但在國家利益面前,試圖要左宗棠以親家、鄉親、老朋友的關係,為自己網開一面,來幫自己說話,今人也很難接受。這不就是&ldo;官官相護&rdo;嗎?官場搞人際關係網,重私不重公,對人不對事,老百姓深受其害。拿公共權力做私人交易,比腐敗還可惡、可怕。如果權力來自於上級或某個人,就只需對上級或某個人負責,需要感恩並回報,這與現代法治精神無疑完全背道而馳。孟子說:&ldo;民心所向,天必應之&rdo;, 民意即天意,統治者權力來自於民。

難道左宗棠就沒任何錯嗎?

與郭嵩燾&ldo;思想上的理想主義&rdo;同類,左宗棠有&ldo;公大於私,法大於情&rdo;的理想主義毛病。不錯,郭嵩燾並不適合做巡撫,他行動力跟不上思想力,弄得左宗棠打仗很被動。但畢竟郭嵩燾對左宗棠有&ldo;既救命,又保薦工作&rdo;的恩,如果左宗棠對郭嵩燾也完全按原則來,那麼人情就完全被原則葬送了。

關鍵還有,郭嵩燾當年如果不是出於人情考慮,而完全本於國家理性,按照原則辦事,他可以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