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頁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能靜居日記》詳細記載曾國荃城破南京後,&ldo;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rdo;。彭玉麟見狀不滿,致函曾國藩,要求他大義滅親。燒毀南京後,曾國荃立功,被朝廷任命做湖北巡撫。

[2] 封爵是中國古代帝王對有血緣關係的親族或功臣授予的一種稱號,是社會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質利益多少的標誌。一般依據血緣關係的親疏或功勞的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封爵制度開始於唐虞夏時代,爵位分為五等:公、侯、伯、子、男。

清朝完善舊制,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成熟,定世襲七品官為恩騎尉從,確立了二十七等世爵制,依次為:公,分一至三等,超品。侯,分一等侯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伯,分一等伯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子,分一等子兼一雲騎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男,分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3] 諸葛亮25歲那年,劉備前往南陽三顧茅廬(南陽臥龍崗或襄陽古隆中,有爭議),答應出山輔助劉備。 28歲時諸葛亮出任軍師中郎將。 40歲那年,諸葛亮任蜀漢丞相,領益州牧。 42歲那年,永安託孤,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4] 《左宗棠家書》&ldo;諭知兵事不宜濫用&rdo;原文:吾少時好談兵,於古今兵事,頗有獨見灼知之處,遂以此為當道所推許。馳驅戎馬,忽已十餘年矣。禍難方殷,未知何時始能底定,長攝歸田。然每念及爾等,則惟願努力作耕田識字之好秀才,佳子弟,不願學老夫也。蓋兵者兇器,不得已而用之。《易》曰:聖人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明指為毒,可知用之者必不得已也。蓋天下之亂起於一縣,平時保民治匪,果有好地方官,清查保甲,分別良莠,結實辦理,自然無事,不宜隨便用兵。無論宵小蹤跡,出沒無常,發兵捕剿,百不得一。即兵實可用,帶兵之人實在能幹,亦只可用壯聲威,以振良民之氣,而寒宵小之心。至於清查村堡之人,仍以用本地紳民為主。若以昏懦之官,帶無紀律之兵,下鄉查訪,所到之地雞犬一空,首要各犯早已聞風遠遁。甚或妄拿良民,要功冒賞,而良民亦激為匪禍,且至數年不息。三省教匪,即由地方官派兵查拿而起,其前鑒也。比園平陽會匪一案,感而書此。

[5] 淮軍是在曾國藩指示下由李鴻章招募淮勇編練的一支軍隊。因為兵員及將領主要來自安徽江淮一帶,故稱&ldo;淮軍&rdo;。成立的原因是, 1861年,太平軍向上海進軍,上海守備清軍不能抵抗,外援英軍未到,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總督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省軍務,湘軍駐安慶,上海地方官紳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國藩早有用湘軍制度練兩淮勇丁的計劃,當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鴻章招募淮勇,於1862年3月在安慶編成一軍,稱&ldo;淮勇&rdo;,又稱&ldo;淮軍&rdo;。

第十一章 密謀問鼎

第十一章

密謀問鼎

似可問鼎

1868年底,平定捻軍,軍務稍息。這時,左宗棠從官場上已風聞兒皇帝同治曾對自己下達過斬殺令,腳底陡然升出一股涼氣。

左宗棠有點痛惜地回憶:1861年下半年,湖南籍的官員們,曾對清廷政權去從,有過一次倒戈密謀。

扳倒楊霈,湘官集團與滿官集團力量對比開始失衡;樊燮事件中,鬥贏官文,湘官集團迎來蓬勃發展的夏天。湘官集團事實主宰了中國的命運,這已經是朝廷上下公開的秘密。

湘官們難道不想再造一個新王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