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頁

諸侯王逐漸達成一種共識:怎樣將黃河沿線的無數自由的小政權統一起來,不要再因人為挖河而造成災難?大一統的內在需求,開始沉澱為民族潛意識。

黃河流域土地肥沃,適合耕種。耕種需要耐心守候,成群,你耕我種,不需要流動遷徙。種族繁衍下來,一個世代守候土地的熟人社群逐漸形成。封建宗法制應&ldo;熟人社會&rdo;需求發明,被實踐應用。[1]

這樣一個依靠封建宗法建立起來的社會,最根本的特點,處理一切事情,只講情感,不講理性。《論語&iddot;為政》對它做了規範:&ldo;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rdo;

儒家規定,理性的政令、法律,必須讓位給情感的道德、禮儀。文化定下來後,中國人心順著這個方向來發育,進化出一套強大的&ldo;心靈文化&rdo;:追求心心相印,以猜測、揣摩他人的心為目標,以對方的情緒、感受,作為待人接物的依據。所以民國學者辜鴻銘在《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說,&ldo;中國人最美妙的特質是:作為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夠過著孩子般的生活‐‐一種心靈的生活。&rdo;

建立大一統國家的強烈內在需求,只講情感不講理性的宗法社會規範,兩者結合,直接催生出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的需求。

封建帝國制度在秦朝建立後首次實現。

封建王朝不但要大,而且要&ldo;老大&rdo;。是梁啟超說的&ldo;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rdo;。

&ldo;老大帝國&rdo;有三個特點:一追求地域規模大;二追求內部和諧統一;三追求權力高度集中。

中國古代的&ldo;天人合一&rdo;的哲學觀,&ldo;大一統&rdo;的世界觀,讓中國人文化血脈裡種下家國天下意識。

群體意識具體承載了家國天下意識。表現為:家庭意識、集體意識、團體意識、階層意識、階級意識、民族意識、社會整體意識。

群體意識是構建中國家庭、社會、國家的基石。國家怎樣在意識形態層面,將上述群體意識輸入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便成了穩定政權的關鍵。

群體意識的核心,是&ldo;群體為大、個體為小,個體服從群體&rdo;。在這樣一種價值觀的規範下,每個中國人都需要找到組織、單位、圈子。個人只有依附群體,才能得到社會認可,個體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群體核心意識與儒家等級觀念結合,群體大於個體,組織、單位大於個人,國家大於組織、單位,就成為一種不需證明的公理。

這個價值體系的形象化的比方是:組織、單位是國家的螺絲釘,每個人是組織、單位的一個螺絲釘。個人隨時要為組織、單位奉獻自己、犧牲自己,組織、單位隨時要為國家奉獻自己、犧牲自己。

在強大的群體面前,每個人都是渺小與無助的個人。群體意識逐漸侵佔個人的一切,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但問題由此而起:在群體中,每個人都開始驚慌失措,他們已經找不到自我。

人最恐懼的事情,是失去自我存在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證明。這逼迫中國人發問:群己界限到底在哪裡?如果群體始終大於個體,而個體沒有獨立的依據,每個人都會感到群體是個巨大的包袱。

群體文化一開始就有這麼強大的魔力嗎?中華文化在奠定時並不是這樣。群體與個體到底誰大?兩端都有人主張。&ldo;為群體&rdo;還是&ldo;為個體&rdo;?兩種價值觀都有人選擇。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楊朱說:&ldo;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