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是告訴這些貧困生,要善用這些財富。」
「但是,裴總並沒有強調『節儉』,而是在強調『注意力』。」
「其實,這就是裴總自己的財富觀。他雖然不認同消費主義,但也不認為『摳門』就是好的。」
「在面對財富觀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容易走向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
「一種人認為,及時行樂就是好的,工資一到手就立刻花光,甚至要用信用卡超前消費,購買完全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東西;」
「而另一種人認為,拼命攢錢就是好的,想盡一切辦法去把握每一寸的蠅頭小利,明明有錢,卻活得像個乞丐,反而錯失了很多機會。」
「顯然,這兩種極端的想法都是錯誤的。」
「而裴總的演講稿告訴我們,對每個人來說,我們最珍貴的東西其實並不是錢,而是注意力!」
「只要好好地運用我們的注意力,我們自然可以去賺到更多的錢;相反,如果我們過於在意蠅頭小利而浪費了自己的注意力,那反而是因小失大。」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了,這篇演講稿跟這期的影片,以及《奮鬥》這款遊戲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
「這篇演講稿的內容,再加上裴總的所有產業,其實就是在補充《奮鬥》中所沒有的內容,是在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到底什麼才是『奮鬥』?」
「在面對『奮鬥』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也同樣會走向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
「一種人認為,奮鬥是無意義的,奮鬥也不能改變什麼,不如得過且過,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