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2部分

對遺傳非常感興趣,中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古老諺語,就生動體現了什麼是遺傳。而在西方,早在公元前5世紀,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就提出第一個為人所知的遺傳理論,即子代之所以具有親代的特性,是因為在精液或胚胎裡集中了來自身體各部分的微小代表元素,也就是說,後天獲得的性狀相貌是遺傳的。

說它嶄新,是因為埋沒在舊紙堆長達35年之久的孟德爾《植物雜交試驗》論文1900年才被荷蘭的狄夫瑞斯、德國的科倫斯和奧地利的切爾瑪克挖墳出來重見天日,經過一番激烈論戰,孟德爾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得到科學界廣泛認可;學科名稱geics隨後由英國遺傳學家貝特森在1909年剛剛提出來的。這才標誌著遺傳學作為一門新的學科終於誕生。

儘管在1912年的時候,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摩爾根帶領著他的三大弟子根據黑腹果蠅的研究已在兩年前提出了連鎖和交換定律,這和孟德爾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合稱為“遺傳學三大定律”,標誌著經典遺傳學已經初步建立,但是在孫元起看來,遺傳學還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比如基因學說。——在真實的科學史中,1926年摩爾根出版了他的皇皇鉅著《基因論》,才建立了著名的基因學說。

比如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na),而不是蛋白。——對於接受過中學生物教育的人來說,dna是生物遺傳資訊的載體,這似乎已是一種常識。然而艾弗裡及其同事於1944年發表這一理論時,卻引起了遺傳學界的極大驚訝和懷疑。直到50年代中期,這一理論才為遺傳學界普遍接受。年邁的avery沒能等到這一天就駕鶴西去,從而失去了榮獲諾貝爾獎的機會,成為二十世紀科學史上的一大憾事。

比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這是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從而開啟了分子生物學時代,使遺傳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層次。他們倆也因此榮獲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比如克隆(clone)技術。——這個術語是霍爾丹在1963年在題為“人類種族在未來二萬年的生物可能性”的演講上首先採用,但為全世界公眾所知,卻是因為1996年英國羅斯林研究所利用體細胞克隆成功的那隻綿羊“多利”。

……

而且遺傳學具有發展快、應用性強、多學科交叉融合等特點,即便孫元起那時候接觸的粗淺知識,在二十世紀初也算得上是最頂尖的理論。孫元起選擇遺傳學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遺傳學是一門推理性的學科,而不是描述性。研究遺傳學的方法很像物理學,都是根據自然現象或實驗資料推理出一種假說,然後再透過實驗加以驗證。這無疑最適合孫元起閉門造車,將來也可以省卻無數麻煩。

一旦確定了方向,孫元起迅速開始了碼字大計。(未完待續。。)

三九二、諸葛大名垂宇宙

孫元起在穿梭於各省官場的間隙,絞盡腦汁盡力回憶前世的零碎記憶。因為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十多年,舊時的記憶就像宿醉後的迷夢、洇水的墨團,一切都氤氤氳氳的顯得模糊而不真實,這無疑將耗費掉孫元起更多的時間。足足過了一個多月,他才勉強寫完這篇近十萬字的論文。

儘管這篇論文對生物學尤其是遺傳學、生物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被後世譽為“科學巨匠最後一項世界級成果”、“錯誤與正確都一樣偉大的劃時代鉅著”,但孫元起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卻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同阿q使盡平生力氣去畫圓圈一般,生怕畫成瓜子模樣,在他的“行狀”上留下一個汙點。

這一點在論文的名字上也有所體現。

若是在十年前年輕氣盛、記憶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