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七章 漢使節的強勢

的圍攻而全軍覆沒,但他們義無反顧地維護大漢的尊嚴!

他們和平前來通商,對方若是想要冒犯,那麼只能從他們的屍體上踏過!而且他們背後的徐州牧會不死不休!

這就是漢帝國與周圍文明打交道的態度!

陳湯所說的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並不是陳腔濫調,而是真正會做到。

即使是漢末群雄割據時期,公孫瓚、曹操等諸侯仍然可以打壓烏桓、匈奴、南蠻等部落。

薩摩武士見伏波軍團的水師士卒劍拔弩張,明明在東瀛的地盤,卻不可一世,頓時慫了,在帶頭武士的率領下離開碼頭。

平戶城的天守閣,城主平義盛設宴招待來自徐州的商人們。

平時溫文爾雅的糜竺此時咄咄逼人,仍然揪著剛才的事情不放:“還請平城主給我們徐州商人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將會帶來滅國之災!”

平義盛感受到糜竺代表的漢使節的強勢,示意糜竺冷靜:“上次你離開平戶城後,我發兵與大友家、島津家交戰,不幸戰敗,被迫降服於島津家,向島津家稱臣。經過五年多的征伐,現在島津家的薩摩軍團已經控制九州島,正在積蓄力量,攻打四國島或者本州島,與織田信長爭奪天下。我指的天下,是東瀛四島。”

平義盛咳嗽兩聲,為了防止誤會,特意指出。

東瀛對東漢文明的模仿痕跡太過明顯。

東漢以漢帝國的疆域為天下,東瀛以四島為天下。

東瀛文明,大名對應諸侯,“上洛”指大名帶兵攻入京都的行動。洛,即洛陽。與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或者春秋時問鼎中原相似。

可見東瀛與縮小版的東漢有些相似,畢竟不可避免受到漢文明的影響。

“你是說島津家佔領了九州島?現在的你,只是島津家的家臣?”

糜竺的火氣這才下來,被迫適應東瀛的變局。

本來他不是脾氣暴躁之人,只是被島津家的武士冒犯,認為被蠻夷所輕視,故有此大怒。

當冷靜下來以後,糜竺對東瀛的局勢形成觀念。

東瀛有四個島,九州島、四國島、本州島、北海道。

其中本州島人口最多,戰國大名(諸侯)數量也最多,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狠人也在本州島。

其次是九州島,九州島也有幾個狠人,比如島津家、大友家。

再次是四國島。

最後是北海道。

漢帝國的諸侯們在竭盡全力統一東漢,而東瀛各個大名也在拼命統一東瀛,想要擊敗強有力的對手,成功上洛,頒佈天下總無事令,結束東瀛戰國亂世。

現在九州島被島津家族基本統一。作為九州島大名之一的玩家平義盛戰敗,選擇臣服於島津家。

糜竺身為東渡校尉,除了進行貿易以外,還肩負著打探東瀛形勢的使命。

楚天在逐鹿中原之時,不時窺視周邊。在東漢文明周圍,高麗國的人口不到東漢一個大州,東瀛國的人口介於一個州到兩個州之間。比起高麗國,楚天認為征服東瀛國的難度更大,畢竟隔著大海。

元朝遠征東瀛,就吃過很大的虧。

“為何島津家佔據九州島,你還能安然無事,擁有兵馬、城池?”

糜竺對東瀛大名之間的事情,所知還不夠詳細。

平義盛答道:“很簡單,如果我不主動臣服,島津家想要佔領平戶城,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本州島、四國島的大名會趁虛而入。而且,此地征服大名的方式,不一定要消滅對方,與你們有很大的差別。”

“原來如此。”糜竺又問道,“現在你已經是島津家的附庸,我們之間的通商條約,是否還有效?”

糜竺聯合徐州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