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列五經魁首,五經魁首中第一為解元。崔仁師沒有給李玄霸丟臉,治尚書魁首,並京城鄉試解元。
暈乎乎地參與完了鄉試後所有官方活動後,崔仁師閉門謝客,連族人都一概不見。
今日,他卻見了客。
來者是自稱博陵崔氏第二房的崔敦禮。崔敦禮也參加了京城鄉試,雖沒成為魁首,名次也不錯。
但此次崔敦禮只是一個牽線的。他的客人是一位寒門士子,名為張君政。
之所以說崔敦禮是“自稱”博陵崔氏第二房,是因為崔敦禮一家在北魏時,即一百多年前就已經遷居關中,除了族譜,與本家幾乎沒有聯絡。
這等遷居百年以上的族人,若顯赫起來一般會自立一支,如博陵崔氏安平房,仍舊自稱原郡望的,都是沒闖出名堂的。
這樣的族人,雖可以對外自稱自己為“xx郡xx氏”,但也就是口頭上自稱而已。當他們中有人地位顯赫,所自稱的郡望才會派人聯絡他們,正式確定他們與本宗的關係。
所以崔敦禮雖然族譜上是博陵崔氏第二房本宗,但與本宗的聯絡還沒有崔仁師強。他與博陵崔氏第二房子弟的關係,還沒有與已經堅定不移地站在李唐這邊的博陵崔氏安平房深。
崔敦禮的情況與張君政類似。
張君政祖輩早年在衣冠南渡中就已經離開了祖籍范陽,雖自稱范陽張氏,漢相張良之後,但與范陽張氏幾乎沒有聯絡。
他那一支在張九齡時才與范陽張氏的子弟正式稱起了族兄弟族伯叔。
雖范陽
() 張氏的郡望遠不如清河崔氏,因境遇相似,張君政在買科舉書籍時偶遇崔敦禮並攀談後,兩人就成為友人。
張君政見到李玄霸後一直惶惶不安,被崔敦禮發現,很是擔憂地詢問。
張君政原本不敢告訴他人,但想起崔敦禮曾提起與解元崔仁師有交情,崔仁師又是晉王李玄霸的弟子,他便將自己可能偶遇晉王,晉王還給自己相面的事告訴了崔敦禮。
崔敦禮嚇了一跳:“當日我們以為落榜計程車子是晉王殿下?你還疑似看到了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就在我等科舉士子中,與我等一起跳舞?甚至皇后和晉王妃可能都在?!太荒唐了!”
張君政苦笑:“所以我才不敢說。”
崔敦禮驚訝後,很快冷靜下來:“是也沒什麼關係,何必憂愁?偶遇貴人是喜事。”
張君政道:“我本來不該憂愁,但晉王殿下似乎為我相面,說我該去嶺南。”
崔敦禮看著友人憂愁的模樣,又是想笑又是羨慕。
嶺南蠻荒之地,誰都不想去,他可以理解友人的憂愁。但晉王殿下的讖緯相面本事聲名在外,哪怕博陵崔氏本宗那些清高之人也盼得晉王殿下一句點評。
晉王殿下的點評,可比魏晉時那些士人點評風光得多。
後者普通百姓可能會心生嚮往,但世家子弟都知道是互相吹捧。晉王殿下的點評,那可是直指真正的未來。他所評之人,無一不功成名就。
雖然也有人說這不是晉王真的會識人,而是他甄選的人才被陛下重用,所以他們功成名就。
無論事情背後真相如何,但世人追捧晉王殿下的點評是事實。
張君政居然偶遇晉王殿下,還得到晉王殿下主動透露天機。若是自己,哪怕嶺南蠻夷之地令人畏懼……
也不是很畏懼。崔敦禮的偶像是蘇武,以及那群秉承節義,願意為大漢赴死的漢使。他入朝為官後就會尋求往西域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如果換作南疆也沒什麼差別。
崔敦禮半開玩笑道:“你不想去嶺南,換我去。我幫你完成晉王殿下的讖緯。”
張君政愧疚道:“我雖然畏懼艱苦,但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