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鑫的一番話,把原本只是針對電影的訪談,上升到了“文明”或者說“文化”的領域。
這訪談已經徹底偏離了軌道。
人家導演都說了,比起電影,他更在乎的是來到這邊後,因為一件對別人來講……可能很扯淡的事情對自己的啟發。
那接下來王敏敏準備的好多問題就用不上了。
她其實特別想聊聊這電影的背後花絮,以及專案立項時,為什麼許鑫會選擇這樣的題材,入圍之後,面對這麼多優秀作品他有著怎樣的提升之類的問題。
為此,她真的準備了好多好多。
可偏偏許鑫的一段話,把整個採訪昇華之後,後面的內容……至少是針對他的內容,都已經可以說是整體垮掉了。
怎麼問?
人家剛才還在和你討論文化,可現在你卻問花絮八卦了?
那顯得我們南方週刊成啥了?
什麼小報記者嗎?
所以,不得已,王敏敏是強壓著心中的無語與無奈,把話題開始向劉一菲和林莄新上轉移。
人家導演那邊都帶上導演視角了,聊的東西壓根就和你不是一個唯獨。
這天還怎麼聊下去?
而王敏敏也察覺出來了。
其實不是人家歪樓,而是從一開始,大家的出發點就不一樣。
和那種其他導演也好、劇組也罷,來到這接受你的採訪就是為了多宣傳一下電影,多賣錢的狀況不同。
西影廠……或者說許鑫自己,從大家第一次接觸開始,核心的理念就不是賺錢,或者票房有多高。
那都是次要的。
人家看重的……話說許鑫看重的東西,王敏敏其實也不懂。
因為她不是導演。
不理解為什麼在導演的世界裡,明明只是觀了一瓢水,卻能看到三萬六千蟲。
但實話實說,她以自己目前而言,“有限”的記者經驗來判斷,許鑫這種人,天生就該是導演,天生就該吃這一碗飯。
他想的太多了。
甚至多到她有些嫉妒。
因為她也只是個俗人,看天吃飯,下地幹活。
一顆蘋果砸頭上,她會哎喲一聲,然後氣沖沖的把這蘋果給吃掉。
可偏偏許鑫這種人卻能從這上面獲得啟發,搞出來個萬有引力定律。
這是思想上的絕對差距。
比擬不了的差距。
讓人嫉妒。
恨為什麼自己做不到。
可偏偏更讓人心生絕望。
因為自己好像真的什麼都做不到。
……
“謝謝三位接受我們的採訪,最後,也祝福《山楂樹之戀》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謝謝,各位辛苦了。”
一個小時的談話時間終於結束,許鑫禮貌的對所有人道謝之後,對蘇萌招了招手:
“弄點喝的,解渴的那種。”
“好的。”
蘇萌立刻應了一聲,帶著這一個小時同樣聽的是兩眼放光芒的艾晴一起去點單了。
開始拆除裝置。
採訪結束後的王敏敏卸掉了記者的身份,笑著對許鑫說道:
“下次我可再也不接採訪你的活了,太累了。”
“啊?為什麼?”
許鑫滿眼疑惑:
“我把我知道的都說出來啦,不行嗎?”
“就是因為這樣才累啊……”
王敏敏無奈的嘆了口氣。
接著說道:
“對了,我在昨天,剛採訪完《通天帝國》的劇組,他們的電影是5號在這邊上,國內那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