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就大了。
焚香的煙氣在大堂內漸漸散開了,庾慶一手提筆思索狀,目光幾乎一直在亂瞟,一直在檢視眾考生的動靜。
忽見有人有書寫動作,一雙銳眼立刻緊盯那人周圍的煙氣微妙變化。
待那人停筆再抬頭看謎題,書寫時的煙氣波動跡象已經在庾慶的腦海中推測成一行字。
謎面是“春秋涼爽”,謎底是“秦”字。
庾慶手中筆鋒也落下了,只快速簡寫下了“春秦”兩字,只要標示出是三十題中哪一題和相應答案就行。
又發現有人低頭寫什麼,庾慶目光迅速鎖定,得到了內容,謎面就一個“眾”字,謎底一個“侈”字。
三百多號人,書寫動靜開始此起彼伏,庾慶一個人應承這麼多人有點忙,何況觀察的動作還不能做的太明顯,還得演,有點累,為了省事,發現是重複的內容立刻跳過,再盯別的。
說白了,他這次就是要集全體考生之急智來拿這次的猜字謎第一。
他就不信這裡有哪個人猜字謎的急智慧抵過這裡所有人,若真有這種牛人的話,輸了他也認了。
而之所以搞出關閉門窗的事,也是因為同時面對的人太多,觀察煙霧微妙變化時不能排除過多幹擾的話,他的修為不高,觀字訣的腦力消耗會讓他吃不消。
這不是搞別的,而是要推測出字跡筆畫,越細緻的推測,腦力消耗越大。
若只是觀察少量人或事的話,他能輕易應付下來,也就沒必要冒險促使關閉門窗以阻擋微風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