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頭,四人本想討好一下惠安太后,以此來給女兒掙個體面,誰知,惠安太后完全不買她們的帳,並且還當著她們的面,給本就有郡主身份的季子籮賜下封號,鬱悶的四人直咬碎了一口銀牙,那廉親王王妃又沒奉承你一句,你幹嘛對她的妞青眼相待呀。
英親王王妃依舊心酸委屈中,她做夢都想有個孩子,偏偏天不隨人願……
柔嘉和儀萱兩位大長公主,心裡也是老大不爽。
她們雖是身份尊貴的皇女,但公主郡主之流的爵位,並不像王爵公爵那般,可以由後輩一代代承襲下去,一旦她們薨逝,她們所居的公主府,將會被朝廷回收,她們的子孫後代,也需遷府別居。
兩人下嫁的駙馬爺,雖也是公侯子弟,卻不是世子之流,以後是襲不到爵位的,而她們所生的子女,以後若想有爵位為依仗,一般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恩封,一是功封。
顧名思義,恩封靠的是關係,功封靠的是實力。
當今的皇帝陛下季子清,在登基之初,為示新皇恩典,這才加封柔嘉和儀萱兩位姑母為大長公主,而事實上,季子清和這兩位姑母的關係,並沒有多深厚親近,所以,對她們兩個所生的子女,就沒有額外的封賞恩典了。
眾人皆知建平帝十分孝順惠安太后,柔嘉和儀萱為給自己的子女討個恩封,便將主意打到了惠安太后這裡。
兩人為此沒少說過好話,但都被惠安太后不動聲色的敷衍過去了。
所以,當聽到惠安太后主動提及賜封季子籮時,兩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柔嘉大長公主到底沒忍住,語氣酸溜溜的說道:&ldo;大嫂什麼時候與三弟妹這麼投緣了?&rdo;駕崩的宣仁帝為長兄,廉親王在四兄弟中行三,英親王行四,行二的那位皇子,在幼年時就病夭了。
惠安太后捏著極為柔軟的手絹,輕輕摁壓在小閨女的嘴角,語氣恬淡的輕笑:&ldo;哀家與廉親王王妃做了十來年的妯娌,如何不投緣?&rdo;
柔嘉大長公主默了一默,隨後又扯起一抹嬌嗔的笑意,語氣輕快的明朗活潑:&ldo;阿籮是大嫂的侄女兒,大嫂這般疼她,當真令人羨慕,說起來,果哥兒也是大嫂的外甥呢,不知您疼不疼他呢。&rdo;自己的長子已到成家立室的年紀,若是能封個爵位,那可就風光體面多了。
惠安太后給小閨女擦完口水,這才慢條斯理的溫聲回道:&ldo;不管是侄女,還是外甥,哀家都疼的……&rdo;
然後,話鋒又一轉,惠安太后臉上浮起幾許不悅之意,語氣嚴肅道:&ldo;不過,百善孝為先,百行德為首,先帝駕崩,舉國齊哀,官宦有爵之家明令禁婚姻嫁娶,禁宴飲作樂,因日子不便,哀家的小扇扇連滿月和百天都沒過,可果哥兒他都幹什麼了?需要哀家一件一件講給你聽麼?&rdo;
柔嘉大大長公主扯了扯帕子,面露尷尬道:&ldo;他不是還小,不懂事麼……&rdo;
&ldo;子不教,父之過。&rdo;惠安太后是個腹有詩書的文化人,禮義廉恥忠孝節義的道理,也能說的一套連一套,&ldo;果哥兒喚先帝一聲舅舅,他舅舅山陵崩了,他卻放蕩不羈,流連風月場所,還醉酒惹事,鬧的人盡皆知,實在是不忠不孝,無品無德之極,皇帝看在你的面子上,這才沒有責罰襄陽侯府、降職二駙馬……&rdo;
柔嘉大長公主下嫁的許駙馬,就出身於襄陽侯府。
&ldo;縱算哀家有心疼果哥兒,皇帝那裡也不會依。&rdo;望著柔嘉大長公主沉下來的臉色,惠安太后又輕描淡寫的表示道,&ldo;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