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執禮趕緊將國書展開,照著唸了一遍。大致意思是希望宋朝能夠解除對吳哥王朝海域的封鎖,准許他們的漁民出去打魚。 同時,希望大宋能出兵配合吳哥王朝共同攻佔交趾和占城,雙方平分土地。 如果大宋答應這個要求,吳哥王朝願意恢復到之前的正常糧價出售糧食給大宋。 但如果大宋不願意出兵配合吳哥王朝攻佔交趾和占城的話,吳哥王朝將斷絕對大宋所有糧食供應,無論大宋出多少錢都不會賣給大宋一粒糧食。 聽罷梅執禮宣讀的吳哥王朝的這份赤裸裸要挾脅的國書之後,朝堂上一片譁然。 不少大臣紛紛大聲喝斥吳哥王朝太囂張了,居然敢威脅大宋,用糧食逼迫大宋與他結盟進攻交趾和占城,這樣無禮的要求絕不能答應。 趙桓見大堂之上群情激奮,眾人都議論紛紛,笑著看著。 等大家都說的差不多了,停了下來,趙桓才望向梅執禮說道:“既然你在大朝會上把它拿出來,想必覺得這是什麼契機吧。” 梅執禮急忙躬身說道:“是的,臣以為這是與吳哥交好的一個重要契機。 那交趾與我大宋歷來不對付,在神宗朝年間曾經大舉入侵我南疆邊境,攻佔城池,殺我邊民,並強行虜掠了十多萬邊區民眾到交趾。 後來神宗派大軍征討,大敗交趾,逼迫李朝籤城下之盟,將劫掠去的十多萬邊民還給我朝,而我朝也把攻佔的交趾城池還給了他們,雙方重歸於好。 但這件事也充分說明交趾狼子野心,一直覬覦我大宋南疆,如果能夠聯合吳哥王朝共同剿滅交趾,順帶把南邊的占城也奪取了。 便可將我大宋的疆域向南延伸數千裡,將來我大軍控制南洋就更方便了,至於國書之中有威脅之意,其實不必在意。 吳哥原本就蠻夷之邦,不懂禮數,國書之中用語偏頗,陛下可一笑了之,以大局為重。 因此臣以為,可以回書與吳哥王朝結盟,共同剿滅交趾和占城,奪取南海沿線疆土。” 這番話得到了朝堂之上不少官員連連點頭贊同。 趙桓沒有表態,環視四周,隨後望向樞密使李綱說道:“李卿,你對此事如何看?” 李綱邁步出列,躬身道:“陛下,金軍即將大舉南進,也就在一個月之後,歷年都是這個時候,每到秋季,金軍會出兵南進,今年他們已經開始將兵力集結在邊境,準備大舉入侵了,戰事迫在眉睫。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實在不能夠南北同時開戰,如果跟吳哥結盟,必然激怒交趾。 如果交趾這時犯我南疆,與金朝南北夾擊,我大宋必定腹背受敵。 而且,我大宋在南疆兵力薄弱,重兵全部在北部戰區,這時後方空虛,若交趾攻入,黎民百姓必將生靈塗炭。 而我們倉促之間調集大軍南下,千里奔襲,一路勞頓,李朝大軍以逸待勞,勝負難料。 若是我大宋敗於李朝,不僅有損國威,更使李朝氣焰囂張,若乘勢北上,我大宋南疆大片疆土將陷入李朝敵手,黎民百姓又遭塗炭,對我大宋抗金大局不利。 所以,臣以為,此刻對吳哥王朝的結盟請求不予理睬,同時可派遣使臣前往交趾安撫穩定交趾,最好能讓交趾與我大宋結盟,並從交趾和占城購買水稻以補充軍糧。 畢竟吳哥王朝與我們大宋中間還隔著大理和交趾,沒有邊界接壤,吳哥王朝即便有心入侵,也奈何不了我大宋。大理國和交趾是絕不可能讓他借道攻打我大宋的。” 李綱的一番陳述又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贊同,朝堂之上便分成了兩派。 一派認為應該答應吳哥王朝的結盟請求,雙方同時出兵拿下交趾和占城,奪取南洋海域控制權,以確保南邊的航道的安全。 另一派是應該安撫交趾,不應南北開戰,應該全力應對金國入侵,拒絕吳哥王朝的結盟請求。 趙桓問梅執禮說道:“交趾那邊有沒有什麼反應?” “這份國書估計交趾還不掌握,因此交趾使臣目前還沒有任何反應。” 趙桓說道:“交趾不是什麼好鳥,仁宗年間大舉入侵我南疆,雖然當時我們打回去了,但是說到底算個平局,畢竟他打過來我們打過去,最後雙方扯平,他還我們人,我們還他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