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藏兵在哪裡,四周都是漆黑的,他只能聽見藏兵用藏語瘋狂的喊著衝啊,殺呀。
而他身邊的傳令兵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整個場面十分混亂,他瘋狂的尋找著藏兵的方向,可是藏兵的衝擊速度遠比他尋找的速度快得多。
這些藏兵非常習慣高寒環境,換做其他人,在這麼高海拔地區,沿著斜坡往上衝,衝不了百十步便會全身無力,再沒有力氣衝上去了。畢竟這裡海拔五千八呢。
可是藏兵不一樣,他們習慣了這裡的缺氧。
藏兵一口氣一直衝到宋軍的陣地前,發現不對了,因為地上太多的藏兵的屍體,而且到處都是燃燒的火把。
他們彼此驚恐的臉都能看見,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衝到宋軍陣地前了,而宋軍掩體後面並沒有看到一個宋軍。
宋軍的戰鼓也停止了,整個山谷只有熊熊燃燒的高處的火堆,似乎連一個宋兵都沒有看到,如果是經驗豐富的戰士,會對此心生疑慮。
但這些藏兵大多數沒有時間去仔細思考,他們只想用勝利來洗脫屈辱。
當他們的軍隊衝到大宋的距離掩體只有二三十步的時候,掩體後面才突然冒出無數的宋軍弓箭手開弓放箭,就像白天一樣。
不過這些藏兵已經吃過一次虧,有所防備,在前面的不僅有弓箭手,也有盾牌手,每當大宋弓箭手放箭,盾牌手就上前保護弓箭手,弓箭手可以趁機放箭。
但是藏兵射出去的箭大部分都落空了,一來是宋軍躲在城牆垛一般的掩體後面,掩體擋住了相當多的箭,而宋軍卻可以從窄小的牆垛往外射箭。
因為宋軍躲在掩體後面,扔到外面的火光又是在數十步之外,根本照不到掩體後面,藏兵只能胡亂射箭,命中率自然大幅下降。
還有重要的一點,宋軍包括弓箭手都全部穿著鎧甲,尤其是暴露在垛口的頭部,只有眼睛部分一條窄窄的裂口可以讓弓箭手觀察目標,整個臉部的大部分都在鎧甲保護之內。
弓箭射在頭盔面甲上,只能讓弓箭手頭往後仰一下,彷彿被人打了一拳一樣,卻不會傷到。
而要想從狹窄的縫隙射入,那需要極大的運氣,因為那道縫隙很窄,而對於藏兵使用的箭矢很寬的箭,而且箭頭的寬度甚至都比頭盔的觀察口要寬。
除非是呈扁平的姿態射入才可能傷到後面的宋兵,而一旦不是扁平的,那麼即便射中裂口,也會因為箭刃的寬度而被彈開,無法射入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