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最終還要報請父皇審批的,李相公何必著急著反對呢?”
李綱微微一愣,這話倒有幾分道理。
他想了想說道:“可是監軍一職並非常設,只是臨時出兵時才會設定,再說了,在官家登基之後就不再設立監軍一職,以免對軍中統帥造成掣肘。”
蕭振對李綱說道:“李相公此言差矣,雖然官家在軍中沒有再設監軍一職,但並沒有明文取消監軍職務,監軍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
它可以監督軍中的軍事訓練,監督軍隊的調動,包括後勤保障方方面面,需要一個官場信任的人來從旁監督,官家也常說了,沒有監督的權力容易滋生腐敗。”
李綱搖頭說道:“此事關係重大,須得稟報官家。”
副相王次翁起身說道:“臣覺得應該先形成決議,然後才能稟報官家,臣倒覺得蕭大人的話很有道理,權力必須要受監督。
京畿集團軍乃是拱衛京師的,最為重要,他的元帥副帥都需要一個人監督,否則一旦犯上作亂,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臣覺得蕭大人保舉武舉人擔任監軍一職,非常妥當,臣附議。”
李綱卻擺擺手說道:“如果非要設立監軍一職,朱孝強不是妥當人選。”
蕭振眉毛一挑,冷聲道:“此話怎講?”
李綱看了一眼朱皇后,見朱皇后面色如水,並沒有任何不安的表情,不由得更是眉頭緊鎖。
心想皇后這是怎麼了?別人保舉她的親哥哥擔任軍中要職,她居然連謙虛都不說一聲嗎?她不知道外戚不能當政嗎?這是歷朝歷代的規矩啊。
雖然皇帝登基之後,出於軍事需要也的確任命了一些外戚,但基本上都是作為安撫使之類的職務,沒有在軍中直接領兵的,監軍職權非常大,他有權直接否定統帥的作戰計劃。
按照以往慣例,一旦被監軍否決,統帥就必須重新制定作戰計劃,或者將雙方爭議上報皇帝,由皇帝裁決。
由此一來,作戰戰機很可能就會喪失,正因為如此,加上皇帝對各戰區的統帥高度信任,所以在軍中不再設立監軍一職。
現在皇后卻要任命監軍,而且還是她的親哥哥,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背後的動機了。
頭一天在軍營中發生的事早就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畢竟當時可是有上千的領兵官參加了,演兵場那件事都說太子急於掌權,實在不是好事。
李綱也第一時間與宗澤取得聯絡,瞭解到當時情況。
他當時聽了就很氣憤,而今天便又出現了這樣一幕,這很顯然是朱皇后在為太子安插人手,擴充太子的勢力。
這個涉及到皇權的爭奪,按理說作為臣子是絕不能參與的,但是現在皇帝不在,而太子想直接奪取皇帝的權力,那會造成軍中的混亂,這絕對是不行的。
他身為樞密使,是除了皇帝之外的軍隊上的最高統帥,他當然不能坐視不理。
既然朱皇后對保舉她哥哥擔任軍中要職採取縱容的態度,李綱就不能坐視不理了。
他說道:“朱孝強雖然是武舉人,但是據老臣所知,他的名次非常靠後,在他前面有大把的人在,為什麼不保舉前面的人,而要保舉他一個名次靠後的來擔任這樣的職務?
沒有什麼充分的理由,卻讓一個從未在朝廷擔任任何職務的平民百姓,直接一躍成為集團軍的監軍,這樣的提拔不符合規矩。這是任人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