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列什麼的,總是到不了一個點上。”
“那……若是論起身體壯健來,又如何?”
“自然是布農人最為壯健悍勇,漢人、平埔人都要差著些。至於後兩者,相較而言,漢人韌性足、機智,學得是最快;平埔人氣力大些,性直,一板一眼。。。”
“行,此事回頭再說。現下如何安排?”
“先往大營吧。我這臺灣都督,現下行轅也設在營中。”
到了明軍大營,都督府文武官吏在外候命,馮虞單與楊風入賬敘談。
“阿風,眼下臺灣情形如何?”
“自從收服布農人之後。我便全力搭建都督府,到上個月算是有了一番模樣。現下都督府分作軍民兩塊。軍務這頭,除直轄水陸兩師,又設了漢民、平埔、布農三個團練,七千丁壯。現下正加緊操練。民政,分設漢、番兩個布政使司,以下為各族群長老會。再下,則編列保甲。咱們手上文官太少。故而多起用本地土人。”
“嗯,如此行事妥帖。不過,這團練也要因材施教。布農人精悍,佇列倒不必太下工夫,可多用為奇兵、決死,平埔人憨實敢戰,可用其為正兵。漢人則可充入水師、遊騎。”
“曉得了。”
“如今都督府情形如何?”
“尚好,漢番百姓都還聽話,山中木石已著手開採,接著便是建書塾、工坊。待得此地控馭牢靠。我便起兵北進。”
“可有困難?”
“別的倒沒什麼,就是好用地人手太少。土人畢竟服王化未久,總是不太放心。哦,若是再調些兵馬來更好。”
“呵呵,兵馬就這麼多,想要添兵,你就指著團練吧。至於一般百姓,倒是可以多遷些來,反正閩南地少。不怕募不來。你得設法收支自理,老靠著大陸接濟,你楊家家產再多也折騰不起。再有,此番我帶了數十名工匠,火器工坊儘早建起來,硝石儘早派船往東瀛採買。”
“這個不難,臺灣氣候好,米糧自給不成問題。山中出產又多,往大陸一賣。養兵的費用當能撐起。之外,火器工坊我已選址完畢,就等你”
“這便好。這麼著,咱們回頭再細細商議,先讓文武官員晉見吧,等久了還當我架子大。”
“也好。”楊風當即出外招呼眾人。都督府各級官員隨即魚貫而入。此番晉見自然是純屬禮節。大傢伙談笑一番,馮虞嘉勉幾句。便各自散去。原本楊風還打算著大擺筵宴歡聚一番,馮虞一句“新闢之地,萬事從簡”便給否了。
待眾人散去,馮虞眼珠一轉,扭頭對楊風說道:“我說大舅哥,咱們到轄境轉轉吧。眼見為實。對了,我帶來那些人安頓得如何?”
“這個只管放心,早有專人安頓。房舍皆已備好,還有飯食呢。”
“如此甚好。走吧。”
“咱們先往何處?”
“布農人聚居之處。”
“這個……”楊風犯了躊躇,“布農人歸服未久,之前十里坡一戰,殺戮極重,只怕現下還有人咽不下這口氣。若是有人暴起發難,咱們……”
“咱們如何?一輩子躲著布農人呢?無妨,土人性直,咱們以誠相待,必有回報。”
布農人遷下山後,給安置在山林邊上一處緩坡之上。布農人不事農桑,離著山林遠了還真沒法活了。此處距安平鎮、平埔人聚居地都不算遠。明軍騎營也在不遠處荒地上駐紮,一面是便於放養戰馬,也不無就近監視之意。畢竟當日十里坡之戰,騎軍將布農人打得極慘,以至布農人對這些騎兵畏懼之極,老遠見著便要退避三舍。
在馮虞堅持下,兩人只帶了數十名親兵,縱馬前往布農人聚居地。不過楊風還是多個心眼,私下裡遣一親兵打馬飛奔騎營,讓他們全員戒備,萬一接著警訊即刻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