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許沁跟她客氣,她就能省了這筆錢了。
雖說家裡已經有了一千多的存款,但錢肯定是越多越好。
年後她回孃家,碰上了一個表嫂,這表嫂孃家就是河東村的,然後就說起許沁了,語氣羨慕的不得了,說她這個妯娌在城裡的裁縫店生意很好,這不到半年的時間,恐怕掙了至少也有兩三千了。
這話是許沁的大嫂說的,假不了。
劉改芝聽了心裡發酸,這老二兩口子捂得可真嚴實,過年的時候一句沒提,幸好她多了個心眼,沒當場給錢給布票,不然的話,說出去多沒面子。
老二家裡的自留地,都是林勇幫著種幫著收,兩家離得這麼近,老二家現在不住人,相當於她家幫著看著家嘞,只這一項,許沁也該送給她一件衣服。
西山村原來的老支書跟著大兒子進城了,小兒子也搬到鎮上了,人家讓侄子幫著看家,過年的時候,給侄子捎回來好多吃的用的呢!
劉改芝萬萬沒想到,許沁竟然沒做,不但沒做,連料子都還沒買呢。
她笑著說道,「呢子料哪有不好看的,你做出來的衣服,啥顏色都洋氣,現在可咋辦,我還得跟著車走,時間來不及了,弟妹,你就抽空幫我買了吧,再麻煩你抽空做了,下星期我還來,順便捎走。」
要不然天氣越來越暖,就趕不上穿了。
許沁也笑道,「大嫂,你好幾年都不做一件衣服,一件呢子衣服要是儲存的好,穿十幾年都沒問題呢,肯定要做一個可心的,從家屬院出門往東走,沒多遠就有一個供銷社,我這陪你去看看?」
最近這一陣兒,呢子料供應沒那麼緊張了,不但百貨商店隨時有貨,供銷社一般也不缺貨,只是價格漲了不少,年前一米十二塊,現在都漲到十六了。
質量還不如她上回從海市批發回來的好,略薄一點點。
劉改芝愣住了,許沁的意思她看出來了,這人揣著明白裝糊塗呢,供銷社這麼近,幹嘛不早買,一定要等她來了才去買。
擺明是不想替她墊上這個錢和票。
這人進了城,咋就沒人情味兒了呢?
早知這樣,她不該給她帶這麼多菜。
雖然這菜,也是老二家自留地裡產出來的,但菜地裡的泥坯屋子,是年後林勇組織社員建的,種上菜後鬆土澆水,也都是她丈夫林勇管的。
說穿了這菜其實跟老二兩口子沒關係。
劉改芝此刻心裡挺猶豫,要是去供銷社,她買布料肯定得自己掏錢,最多做衣服的加工費能省下來。
但要是不去買布料,這五塊錢的便宜也沾不上了。
等了好一會兒,她才說道,「好啊,咱現在就去?」
許沁點頭,鎖好大門,去隔壁劉嫂子家找三個熊孩子,沒想到大國二強三剛不在,又去了範大嫂家,果不其然幾個孩子都在呢,范家小子拿著連環畫,正面無表情的給他們講故事呢。
三個孩子一聽說去供銷社,都要跟著去,二強說道,「媽,我要買個鉛筆刀!」
三剛也說,「媽,我想吃山楂卷。」
范家小子不耐煩了,皺著眉頭,「你們還要不要聽故事了?」
大國和二強其實還想聽,但也想跟著媽媽出去,正躊躇為難,三剛已經拉住了媽媽的袖子,「大哥二哥不去,我們走吧!」
到了供銷社,許沁開心的陪孩子們買東西,給大國和二強各自買了一個削筆刀,給三剛買了山楂卷,四麗和巧巧也都有,還買了小孩子都喜歡的泡泡糖。
她這頭挺高興,劉改芝卻是犯了難,也不知道咋了,一眼相中了許沁那件駝色呢子外套,其他的顏色她都看不上了,黑色灰色都太老氣了,格子倒是還好,但也就那樣,看起來一點也不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