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不僅僅是這一鞭之仇,更是家仇國恨。

與此同時,在山東東路密州、鄒平、臨朐、安丘,蓋著大宋京東路總管李全大印的公文貼遍了各處。凡還有人煙之所在,便有這公文,其中內容,便是招募流民遠赴海外開墾。雖說須得背井離鄉,只是這數年來紅襖軍與金軍在山東東路反覆交戰,府縣均已殘破,能有塊安穩無戰事的地方可供生存,便有無數拖兒契女向瀕海的密州進。

短短兩月之間,聚集於此的流民便達兩千餘戶,若不是大量的稻米自南方運來,李全都不知道該如何給這些流民安置。每有一船稻米運來,便有一船流走,在等候船來之際,流民都被安置於臨時建起的營寨之中。管理營寨地並不是李全的紅襖軍,卻是來自那海外島上的人,這些人在兩年前還是紅襖軍中一員,如今卻個個能識得三五百字、算得千百人的加減。聽著由這些人嘴中吐出的鄉音,見著這些同樣憨實的面孔,再看到明晃晃地刀劍,移民們都是極安份的,便是有一兩人想要攪事,立刻就會被驅出寨子。

在寨中雖說吃不飽飯,但也餓不死人,故此凡被驅出,無不痛哭流涕懇請回來,但無論是哀求還是威脅,寨子裡都不為所動。對於這些人,紅襖軍也是裝做未曾看到,任由他們去了。

大宋嘉定十二年正月,當趙與莒剛過完他的十五歲生日時,同時接到了第一批宜蘭移民抵達和前往呂宋的航路開闢的訊息。

“其處地勢平闊沃野百里,驅馬疾馳,數晝夜方見盡處。此誠百世之基業也。此處土人,分為二部,一部溫順,其名為噶瑪蘭,分為三十六社,以低地沼澤為所。漁獵為生;一部暴烈,其名為泰雅,有割人績之習。依大郎之語,我等用絲綢玻璃。自土人手中換取宜蘭河北岸之地,建立城寨,開墾荒田。噶瑪蘭部多有來依,唯泰雅兇烈,數度來襲,皆為護衛隊弓弩所驅退,已遠遁深山不知其所蹤矣。”

負責宜蘭開的管家是陳任。他在給趙與莒地信中如此說道。與他與起抵達宜蘭的並不是自中原地區運來地新移民,而是由三百名全副武裝的護衛隊與五百來自淡水受過軍事訓練的老移民。自中原送至流求地新移民,都將先在淡水住上半年,熟悉流求氣候,更重要的是學習流求規矩,接受相應訓練。要在最短時間內儘可能開出流求的資源來。就必須如此,否則等他們自然開拓,也不知要過幾十年。

“天氣多雨,水流豐沛,瘴氣甚重。”在秋爽給趙與莒地信中如此說宜蘭地環境,做為陳任的副手,他要負責宜蘭地衛生健康狀況。

宜蘭的開拓比趙與莒計劃得還要快些,為趙與莒那五十畝授田法所刺激。新達淡水的移民以無與倫比的熱情投入到對島上規矩的學習之中。國人對於土地之執著, 。1 o 1 ' d 。 n et一千年之前與一千年之後幾無差別。而原先淡水之民,為以開拓之績換取那一張張印有“流求通行金元券”字樣地粉色彩紙,進而換取位於淡水他們已經住得習慣了的水泥平房,並且給自家窗子裝飾上玻璃等淡水自產物品,紛紛踴躍報名。第一批授田的老移民,幾乎都在宜蘭的後續墾拓名單之中。

在男多女少的流求。這些老移民也幾乎都成了第一批在島上成親。一年之中。有過一百名嬰兒在淡水降生,這意味著他們開拓出來的土地、打拼攢得地房屋。都有了繼承。

兩艘定遠級的大船分別取名為“定海”、“定洋”,由孟希聲遙控進行懸島、倭國、淡水的三角貿易,自懸島運送書籍、佛像、瓷器、玻璃、刻鐘和絲綢,輸往倭國平戶,在那裡的代理商御下這些貨物,換上早已收羅好的黃金、白銀、珍珠、倭鐵、水銀、鐵梨木、鐵刀,再運送至淡水,在淡水御下黃金、白銀、鐵刀、倭鐵、水銀等之後,將剩餘的貨物與玻璃、淡水棉布、淡水絲綢、刻鐘等一併運